这两位正在创作油画的老人,是来自湖南益阳的一对七旬夫妻,肖家富和何配良。有网友好奇问道,肖爷爷、何奶奶是年轻时就开始画画了吗?其实,他们是四年前,在儿子、儿媳的鼓励下,才开始拿起画笔初次尝试画画的,没想到从此与油画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对周围事物的感受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尝试着画几笔,到完成一幅幅作品,画画成了老两口日常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部分,四年下来,竟创作出了七千多幅作品,他们的心境也因为画画而变得越来越宽广。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位爱画画的爷爷奶奶。
七旬夫妻爱上画画 隔屋创作相伴岁月静好
早上8点,初冬的阳光刚刚能照进一楼的花园,74岁的何配良老人就已经坐到了画板前,她从平板电脑中选了一张儿媳的照片,作为今天的绘画题材。而在隔壁的小房间里,老伴儿肖家富也支起了画架。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他近期画的牦牛,创作素材就来源于儿子儿媳暑假外出采风时拍摄的照片。
四年前,两位老人的生活状态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的他们,每天在家打牌、看电视,很少出门,动不动还会拌嘴吵架。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任教的儿媳,发现了两位老人的烦恼,她先让婆婆何配良尝试做出改变。
儿媳 胡玠:我发现她不快乐之后,我就想着要想一个办法让她获得自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所以我就想到让她去尝试一下画画。所以就会默默地把画笔、颜料、画框全部给准备好,准备好了之后然后再建议她去画,会发给她很多素材,先让她尝试一下。
婆婆何配良嘴上说不愿意,但还是尝试着拿起了画笔。一开始,儿媳胡玠并没有像教学生那样给婆婆设定要求、布置作业,而是让老人自由发挥,还帮她拍照发朋友圈,记录下自由创作的过程,用打卡的方式鼓励婆婆。
何配良:不难,我爱画大画,画板子越大越好。一是构图,一是它的颜色,画的风景要突出,要明显,没污染。
何配良钟爱画风景,用那支有些掉毛的旧画笔,描绘出白桦林、河流和人物,宁静而细腻。
何配良:眼睛是镜子,看到风景就印到了脑海中,再画画的时候就像有一面镜子照到我的画板上去了。
年轻时,作为家里的大姐,何配良为了照顾弟弟妹妹们的生活,忙里忙外。过去的经历,如今都变成了她画笔下的从容,她画的是照片里的风景,又不只是照片里的风景。
何配良:我自己改,有一些是自己创作的。有一些它只有山,再有一条河或者什么的,我觉得应该另外加一棵树在那里。
这时候,与何配良一墙之隔的老伴儿肖家富,已经在房间里开始上午的第二幅画作了。他寥寥数笔,迅速勾勒出了山脉和土地。盯着照片里的牦牛,肖家富稍微停顿了一会儿,从没见过真牦牛的他,决定从牛角开始起笔。
肖家富:我觉得画什么东西我都不觉得有很多难度,从来没画过的时候,开始我就拿笔就画,没见过牦牛但是觉得很熟悉。但我在乡下的时候自己也放过牛,小时候放牛,对牛的感情也很好。
肖家富从小在农村长大,放过牛、种过田,也曾跟着木匠师傅走街串巷。给村里人做木工活儿,打椅子、敲凳子,最要紧的就是得讲效率。四年前受老伴儿的影响,肖家富也拿起了画笔。他作画和当年当木匠一样,也有着“一气呵成”的风格,个把小时就能完成一幅画。
年轻时的经历,让肖家富对乡间的小动物格外熟悉,鸡、狗、牛、羊,昆虫、青蛙,都是他喜欢的绘画主题。然而,与过去做木工活儿的线条笔直、一板一眼有所不同,肖家富还在不断摸索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
肖家富:以后我要少画一点,要画好一点,我要画出一点风格来。或者牛、人物,我要画到它,像它也不像它,要画出一种那样的风格来。
四年画七千幅油画 热爱珍藏分享美和快乐
虽然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肖家富、何配良夫妻俩不能跟着儿子和儿媳一起去更远的地方采风,但他们的手机里存了很多家人从不同地方拍摄的照片,看着照片中的景色和人,对美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已经带着他们行过了万里路,走遍万水千山。四年时间,不长也不短,每天都拿着画笔的老两口,已经总共画了七千多幅油画,不但家中墙壁上挂满了他们的作品,儿子还帮他们打造了一处“秘密基地”,专门用来存放老两口的画作。
儿子肖育和儿媳妇胡玠,都在学校里从事艺术相关的教学工作。工作之余,他们每天都会到住在同一小区的父母家里看看。自从父母爱上了画画,他们便时常帮助两位老人整理已经完成的作品。
儿媳 胡玠:刚开始画的时候兴趣很浓厚,一天画三四张,后面我们跟他们说三四张太多,你们身体上吃不消,所以现在就是让他们一天画两张。所以半个月的话可能就是30张画,就整理一次,因为油画干也需要时间,所以差不多半个月就能表层干得比较好,所以就拍了之后给它存档,然后放到仓库里边。
除了帮忙整理,儿子儿媳也经常跟父母一起交流讨论,聊聊他们对色彩和构图的理解。
儿媳 胡玠:爷爷奶奶本来是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一直生活在一起20多年,跟我们在一起。在2019年开始画画之后,发现家里面画越来越多,摆都摆不下了,所以我就想着让他们老两口必须有一个安心画画的地方,也有一个可以放画的地方。所以就再重新给他们买了一套房子,让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室,有自己的仓库,有自己的一个小天地。
房子里,几乎所有的装饰品都是老两口画的油画。油画风干好之后才能收纳保存,父子俩挑选出了七八幅,把它们拿到小花园,让胡玠用手机拍照存档。
儿媳 胡玠:拍完照之后,她会让我给她专门建一个相册,在她的平板电脑里边。然后她会,只要有客人来就翻看她的作品,给她的客人去看,她可能自己觉得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事情。
两年前,为了保存父母不断完成的大量油画,肖育专门找人设计改建了这样一处“藏画阁”。
儿子 肖育:就已经养成了一个生活习惯、规律,在某种意义上他没有追求,就是没有说画出来的是否成功,画出来的是否能不能收藏,还是变成经济价值,他们没去考虑这些事情,就是画。他们画的是随性的,他们不管造型准还是不准,颜色用得对还是不对,但是在他们心里面,在他们的眼里面是对的,很愉悦、很舒服。
出于安全考虑,上下扶梯存放油画都由儿子儿媳来完成,他们按照时间顺序把这些画分类存放。
作为全家最“业余”的油画爱好者,何配良、肖家富老两口一直坚持着热爱,每天在家里各自占据一角安静地进行创作,从清晨画到午时,互不打扰又彼此关注,是鼓励也是陪伴。
肖家富:奶奶的山水画,她画的东西更好。基本上我都是画动物,她的画就是画得细致,她更加下功夫,我的就是快。
何配良:我喜欢山水,喜欢风景好的地方,风景越好就越爱画,千言万语落画中。
用最写意的方式绘出幸福晚年
70岁开始,一点儿也不晚。爱画油画的老两口告诉记者,他们的孙子也在学习画画,作为一名高三年级的美术生努力求学。如今,全家五口人都热爱着美术,也不断在充满色彩的世界里追寻着梦想。从每天爱拌嘴的柴米油盐,到互不打扰又彼此牵挂、互相陪伴的油画夫妻,肖家富、何配良用最写意的方式,绘出了他们晚年生活的幸福状态,也巧妙平衡着生活中的现实与梦想。
还有他们的儿子、儿媳,一对同样志同道合也格外懂得父母、尊重父母的中年夫妻,他们鼓励父母寻梦,更帮助父母追梦。他们为老人所做的一切,都成了这个家庭里亲情延续和传递的能量,也让他们为自己探索着未来幸福的模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