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英,来自安徽利辛县。让不少人意外的是,她今年已经61岁了,两年已经骑行全国3.6万多公里。两年前,59岁的刘学英考驾照、买摩托车,独自一人踏上了“摩游”全国的追梦之路。她为自己拍摄的骑摩托车的视频,吸引了很多粉丝的关注,大家亲切地叫她“机车刘奶奶”。之所以叫“机车刘奶奶”,这可不是说她的年龄是老奶奶,而是网友们对她的尊称,她这份在花甲之年追梦的勇气和执着,坚持和热爱,支撑着她一路风驰电掣。今天的一起来看“59岁出发不说晚”的机车刘奶奶。
前不久,记者初次见到“机车刘奶奶”,是在安徽合肥她的儿子家中。上一次摩托之旅结束之后,刘学英把大部分时间用来陪伴家人、带孙子。
刘学英:我每次出行,最后一站必须走合肥,第一眼就想看到我这个孙子。
刘学英很疼爱自己的孙子,让她更自豪的是,孙子也和她一样非常喜欢摩托车。
不但能照顾孙子,刘学英还有一身好厨艺。不出去骑摩托车的时候,她都会做几个拿手菜。跟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也是她简单又温馨的幸福时光。
既是在家带孙子、做家务的普通奶奶,也是穿上机车服、乐享风驰电掣的“机车奶奶”,刘学英已经习惯在两个角色中自由切换,这让她感觉到充实和快乐。
自从有了摩托车,刘学英的生活半径大了很多。即便不出远门儿,她也总喜欢骑上自己心爱的摩托车到附近去转几圈。
刘学英:就是心里喜欢骑摩托车,就是在路上能找点儿快乐、开心。
“大家好,我是机车刘奶奶。”这句话是她在自己拍摄视频中的标志性开场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刘学英喜欢在骑行过程中,拍摄视频记录下沿途的风景。而她也已经习惯了遇到不同的人们热情围观,在她看来,这是大家对她的喜爱和支持。
摩友 韩誓宝:真的,我这么说吧,我摩托圈里头很佩服的其中一个人就是刘奶奶。刘奶奶这么大年龄了都有这个毅力,真的,我们摩托圈的典范。
念念不忘“摩托梦” 六旬拿驾照去追风
刘学英老家在安徽利辛县的农村。年轻时,她经常看到村里人骑着摩托车出去,在那时刘学英的心里,她觉得能骑摩托的人真酷,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迎着风,又快又潇洒。从年轻时起,刘学英心里就默默埋下了一颗种子,她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骑上摩托车,在皖北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驰骋,再去更远的地方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然而,这对于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妇女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刘学英是怎样追梦的呢?
刘学英:就是年轻的时候,看别人骑车跑得又快又拉风,飒飒的、酷酷的,那时候就想骑机车。那时候家庭条件不行,而且(家里)小孩子也多,条件不允许,时间也不允许。
结婚生子、操持家务、忙里忙外,生活的担子让刘学英只能把她的“摩托梦”一直埋在心底。她期盼着,等有一天忙完了作为家庭主妇该做的事之后,可以有机会去做她最想做的事。一晃几十年,四个子女都已成家,刘学英也成了“刘奶奶”,然而,她始终对心中的“摩托梦”念念不忘。2000年前后,刘学英和老伴去江苏苏州做生意。2022年8月,快到60岁的刘学英,瞒着家人,到江阴一家摩托车驾校报了名。
年近60岁考驾照,连驾校的老师都颇为惊讶。然而,刘学英凭着一股韧劲儿,反复背诵刷题,仅用一次就通过了理论考试。
机车刘奶奶:我的科目一跟科目四就是一把过。科目三跟科目二是在一起考的,那是考了两次,绕桩、爬坡。考试上路的时候紧张,老师叫我手松掉都不知道松,直发抖,抖得很厉害。
就在刘学英学车和考驾照的过程中,家人也得知了这件事。原本反对的老伴拗不过她,最终点头同意;儿女们虽然愿意支持母亲做自己喜欢的事,但还是更担心她的安全。
刘学英的女儿 王欣欣:我当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也觉得非常震惊。年龄也挺大了,不太现实,而且最主要是安全这一块儿,因为机车速度是非常快的,我觉得这么大年纪,肯定不想让她折腾的。
刘学英的小儿子 王毛毛:车子比较重,加上行李的话有400多公斤。摩托车也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两个轮子,所以说我们是挺担心她的。
2022年9月,刘学英如愿拿到了驾照。看到母亲真练出了技术和本事,子女们逐渐从担心转为鼓励,支持她买下了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
机车刘奶奶:我已经都60岁了,人生还有几个60岁。所以我越跑越来劲,越想出去玩。第一次就是想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起初,因为仍然不放心母亲一个人骑摩托车出门,子女们便开着车悄悄跟在刘学英的后面。
刘学英的小儿子 王毛毛:像一些不好的路,车流量比较大的路,都会跟在身旁。看她真正适应了,差不多了,我们再返回。
骑行中难免会意外摔倒,刘学英也没少摔过车,而这样的情况更是让子女们提心吊胆。
刘学英的小儿子 王毛毛:因为她个子也不高,她的力气也不是很大,有时候车子比较重,扶不住。摔倒了之后,那个后轮还在转。(当时)非常紧张,也非常害怕,就觉得有没有受伤,就是感觉自己没有保护好母亲。
然而,出乎家人的意料,在骑摩托车这件事上,刘学英格外坚持,从来没有过放弃的念头。经过每天骑行练习,她的驾驶技术逐渐娴熟,想骑车到更远地方去看看的念头也更加强烈。
刘学英:我骑摩托车的原因就是喜欢风和自由。因为这个摩托车360度没有死角,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关键就是喜欢骑摩托车,酷酷飒飒的那种(感觉)。
带着梦想和对自由的向往,2022年12月27日,一人一车的刘学英独自出发了。远行的第一站,她选择去海南。
刘学英:有一个内蒙古的小帅哥,高高的,也就是30岁到40岁之间吧。我喊摩友!摩友!你到哪去?他说他要到三亚去,我讲我也(要)到海南去。我讲我第一次到海南,我没坐过轮渡,怎么坐,我明天可以跟你一块儿吗?他很热情,他说可以,他说你有驾证吗?我说有,我把驾证拿出来给他看。他说你这才学了多长时间,你还在实习期,你胆子真肥。
“活到老骑到老”向更多人分享热爱
骑着自己的摩托车,走从没走过的路,见从没见过的人,与摩友结伴交流,这样的经历,刘学英曾经在脑海里幻想过许多次,如今她自己活成了梦里的样子,也活成了人生的一道风景。人生中这第一趟骑摩托车远行之旅,刘学英直奔海南。其间赶上了春节,她暂停骑行,去杭州跟大儿子一家团聚了几天,春节后就再次启程继续骑行。这一趟下来,刘学英走了几千公里。而这只是她追梦的开始,她的摩托之旅还在继续。
长途旅行,刘学英大多走国省干道。有了第一次长途骑行的经验,刘学英胆子更大了,她还想骑着摩托去拉萨。为此,她特意换了一辆更适合高原环境的新摩托车。2023年5月9日,刘学英又出发了,仍然是一人一车,从浙江湖州女儿家出发,骑往拉萨。
刘学英的女儿 王欣欣:我们当时就千叮咛万嘱咐,就说你一定不能往西藏那里去,尤其就是她到达西藏雪山,就是那个吸氧(视频),当时我们看到那个的时候,真的是眼泪都往下掉。
历时一个多月骑行,经过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和四川等地,刘学英最终到达了西藏拉萨。一路上,她用手机记录下了沿途风光,也记录下了60岁时勇敢追梦的自己。
刘学英:在心里默默地想,你们年轻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你们能到西藏,我也能到西藏。我想西藏肯定有吸引我们的地方,有好的风景。
到目前,刘学英骑行的距离已经超过36000公里,她在摩托车前挡玻璃上,贴满了代表着自己去过的不同地点的标签。
刘学英:我感觉到任何地方,对我(来说)印象都比较深,都能给我带来快乐,我对它们都很好奇。
在摩托车车友圈里,年龄大的骑手少,年龄大的女骑手更少。刘学英显得有些特殊,但这并不妨碍她与年轻的摩友们“打成一片”。
刘学英:我没感觉我有那么大年龄,我发自内心讲,我很年轻。他们一开始都说我社牛,就是说话的天花板,我非常喜欢跟人聊天,一开始我就主动跟他们打招呼。我感觉我也像一道风景线了,他们见了我很热情,都希望跟我拍照、聊天。
骑行看风景,刘学英没想到,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她不但是摩友们关注的“机车刘奶奶”,也是大家的知心朋友、忘年交。
为了方便拍出更好的视频,刘学英还新购置了一台运动相机,努力练习剪辑更专业的视频短片。
刘学英:我每天时间安排得很紧,记录一下生活,在以后也是我美好的回忆。有时候不会就从抖音上搜,搜了我跟着学,学一遍不行,我收藏起来,就连续放。放了不会,我就点暂停,然后操作下一步再去学。
“机车刘奶奶”的短视频账号,已经获得了6万多粉丝的关注,刘学英一个人的追梦之旅,也开始给更多有梦想的人带去了能量和鼓励。
摩友 李贻玲:她可以说走就走,我们年轻人很多做不到的,我觉得她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我觉得老年人的生活是不被限定的,如果像刘奶奶这样子的,她的爱好是喜欢摩托车,那对于她来说在路上就是她最开心的时光。
摩友 翟从荣:我觉得如果说我妈能这样,就是不要把心思全部放在子女身上,能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刘学英:自己想做的事就要去做,年轻的时候该折腾就去折腾。要有梦想,连梦想都没有,那你这个人也没有意思了。
摩托车大检修 2024年开启新一轮远行
就像刘学英说的,连梦想都没有,那这个人也没有意思了。最近,刘学英给自己的摩托车做了一次大检修,为2024年下一轮远行做准备。新的一年,她计划经河南、陕西、甘肃,最终到达目的地新疆。她甚至还在计划,未来想到国外去骑摩托车旅行。她还告诉记者,希望关注她的朋友们,趁着年轻的时候,不要怕苦,该为追求梦想而奋斗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去做,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机车刘奶奶”也让我们看到,年龄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够“潮”、够“酷”“有活力”的唯一标准。而且正如她对摩友所说的,所谓酷,还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安全骑行才是真的洒脱。保持年轻的心态,怀着一颗好奇心,不断去学习和探索,年龄永远无法阻挡我们每个人对多彩生活的追求。有梦就去追,当下才正好。(总台记者 彭德全 杜震 王利 崔琦 王梓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