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医路前行。从医30年,他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医者之心;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医术彰显了一名内科医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情怀——他就是黄山首康医院肾内科主任汪涌。
由于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大学填志愿时,汪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院。“第一次感受到职业自豪感,是在1994年,我大学毕业在乡下外婆家度假那一年,村里有个4岁小孩游泳时溺水,救上来已没了呼吸,家人都很着急。我那时已实习结束,也掌握了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就给孩子做了心肺复苏。20多分钟后,孩子有了呼吸,哭了出来,心跳也恢复了。从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是多么的崇高和自豪。”回忆起当年,汪涌觉得治病救人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是用语言难以言表的,他希望用自己所学,救治更多的患者。
穿上白大褂,他是尽职尽责、专注严谨的医生。在肾内科,汪涌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据他介绍,肾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泄器官,肾脏疾病跟其他很多科室都有交叉,相对而言诊治的难度比较大,对医生个人能力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掌握很多其他科室的相关知识。因此,他在业余时间会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
在汪涌看过的患者中,有很多特殊的病例,正是因为他的及时发现和准确判断,让患者化险为夷。“记得有个患者腰痛,在当地医院看过骨科、外科、内科等科室,也做了很多检查,但一直找不到原因。后来,他来黄山首康医院看我的门诊,我发现他的腰痛和普通的腰肌劳损以及腰椎的疼痛、肾脏病的疼痛是不一样的,皮肤的疼痛非常剧烈。当时是冬天,把他衣服掀开,发现他腰上已有了细密的水泡。”汪涌回忆,当时他就诊断为带状疱疹。“这个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复杂,但需要临床医生认真仔细地询问病史和检查,还要有比较开阔的思路和扎实的基本功。”
汪涌还曾救治过一位80多岁的高龄患者,入院时老人左侧胸腔有大量积液,呼吸极度困难,寸步难行。入院后,汪涌冒着风险为其做胸腔穿刺,抽出大量积水,患者胸闷症状缓解了。但完善检查后,胸水生成的病因不能明确,根据患者的检查、化验结果,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汪涌怀疑是结核性胸膜炎导致。下一步治疗是否按他的判断来做?汪涌与患者及家属阐述了他对病情的分析和判断,取得家属同意后,进行了试验性的抗结核治疗。
最终,治疗成功,证实汪涌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老人出院时,特意找到汪涌感谢、道别。可汪涌却说:“如果说感谢,我也要感谢你们,在当时诊断不明确的时候,你们选择信任我,因为你们的信任,我才更有信心实施治疗方案,才能取得今天的疗效。”
内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把传播科普知识作为临床医生的责任担当,化繁为简,将深奥艰涩的医学术语,转化为一听就懂的“大白话”,他总是温和又耐心地解答患者疑问,把患者当成家人一样用心用情去呵护。行医多年,他以真诚、朴实、严谨、稳重的作风赢得了患者的普遍信赖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医术,展示了一名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心怀患者守医心,仁术仁爱写担当。汪涌说,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感悟着生命的可贵、责任的重大、人生的价值,将来也会继续为患者解忧,常怀对医学的敬畏之心,时刻牢记医者使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