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梁种玉,1945年出生,汉族,浙江嘉兴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学语文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2005年在平湖中学设立“梁种玉工作室”。
“梁种玉工作室”内部布展一瞥。
是晨曦的舞蹈,是夕照的清唱
是壮美簇拥着的思想
是晚风轻轻拂过原野的那片绿色的梦想
是谁?在甲子的深远里闻鸡起舞
干支纪年激情播撒案山晓翠
是啊,生命种下的另一道景观
在青春的加速度里平静地展开
如果给一株草,我用它唤醒春天
如果给一抹红,我用它点燃辉煌
这是2005年3月,诗人芦苇岸题赠浙江省平湖中学“梁种玉工作室”的诗歌——《生命的海拔》。
“梁种玉工作室”的成立,让我的心灵有了新家,让我步入了一条洒满夕阳红的人生之路。我几乎整日躲在属于自己的工作室里,敲击键盘,弹奏音符,神游网络,耕耘文字……生命再次启程,人生的财富在工作中积淀。
2005年3月,诗人芦苇岸与作者在“梁种玉工作室”合影。
还记得2005年8月8日,即将退休的我面临着选择:是高薪聘请到民办学校去,还是按浙江省特级教师管理办法,办理延缓5年退休的手续,留在平湖中学,以“总结教学,指导实践,优势整合,资源共享”为宗旨,创办一个工作室,做我想做的事?
朋友们劝勉我,身体许可的话,不妨找点事儿做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做朋友们所希冀的事。说实在的,一生从教,对自己挚爱的事业和学校有着无限的依恋之情,于是我选择了后者。2005年3月1日,平湖中学“梁种玉工作室”创办;3月30日,工作室网站开通。
对于刚学会电脑打字的我,能独立主持工作室的网站工作,实在是人生的一大突破。网站辟有讲座交流、资料汇编、写作指导等13个栏目,分别由平湖中学13位新青语文教师担任责编,紧密服务于本单位本地区的教育工作,试图办成名师的俱乐部、青年教师不断提升的平台、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教研的沙龙。
2006年3月1日,工作室创建一周年,平湖市教育局、平湖中学主要领导来为“平湖市名师活动室”揭牌。随着资金的投入,充实内容成了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我开始着手工作室二期布展工作。
这间37平米的工作室里设有16个展橱20余块大小展板,分为桃李芬芳、如痴如醉、得意之作、老有所乐四个部分,展示我一生从教的经历、我的教学理念、我读写指导的具体做法以及我的学生、我和青年教师合作的新成果,给前来观摩的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以直观的印象、可触摸的话题。
工作室的不少展橱都非常有特色。第一部分“桃李芬芳”中,前两个展橱中存放着660张贺卡、1000多封学生来信、100余枚大学与部队的信封。这些信封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道“风景线”,可算是“文物”了。展橱上立着一块小展板,是2007届顾婷婷同学的作文《一位老师的风采》中的一段话:“或许跟许多同学一样,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些躺在展橱中发自全国各地的信封。国内知名大学几乎都在里面了,可这中间还缺一张中国人民大学的信封,不过我想,如果我有可能考取这所大学,给梁老师寄一张来以弥补这一缺憾,那该有多好啊!”她的这个遗憾,被2006届吴平同学弥补了,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并在教师节给我寄来了信封。
放入展橱的最后一封书信,是清华大学邓悠悠同学的来信;最后一叠明信片贺卡,是北京大学许一苇同学寄来的,他从2008年考上北大开始,每年教师节都会为我寄来贺卡。去年教师节,收到贺卡后,我给他回了我的字条:“年轻人拥有年轻,老年人拥有经历,年轻与经历都是人生最可宝贵的。”许一苇回我:“谢谢梁老师!我很喜欢这句话,也很喜欢您的字。虽已离开校园,每到9月,还是会更加想念自己的老师,一年一度,也成为我的一种‘节气’。”同学们的来信,给了我和我的工作室很多的温暖。
许一苇寄给作者的明信片贺卡。
第三个展橱为我在平湖中学任教的首个高中班1982届3班的专橱,存放着徐献平、张玉华、朱永法三位博士从海内外寄来的专著、书信、照片及介绍他们的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柜中,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事学院上校大队长顾金方的军功章,这与第15个展橱中我的那枚“优秀教师”奖章遥相呼应。
军功章与嘉兴市优秀教师奖章。
由于种种原因,我教学研究的起步很晚,直至1984年,我40岁时,才有我指导的1985届倪琦根同学的习作在校外获奖并发表。为了更多的引导学生,我创办了破土文学社,编辑了《破土写作园地》。整整三十年,我用钢板刻写与电脑打字,实践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坚持。如今,这些都成为工作室最核心的资料。在“破土文学社”专门的展陈空间,不仅有办报用过的钢板与铁笔,还有一枚珍贵的“破土”橡皮印章,这个印章由马抱瑾书写、马国权刻制。最为显眼的,还属2000届张彦的“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奖证书。破土文学社首任社长阿琦、第2任社长缪宇光、第9任社长伊锦、第11任社长殳学超近年创作出版的10本散文集与长篇小说,汇聚成了工作室又一道亮丽风景。
这其中,不得不说2004届高一(7)班殳学超,笔名闫崑的他与韩寒、郭敬明一起被称为“80后文坛三剑客”。他的小说,曾一度成为“殳学超现象”。他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玻璃围城》,写作的最初想法告诉了我。殳学超和我说,他要写一部反映中学生现实生活的小说。我很支持他,在学习上为他松绑,允许他可以此作为课外作文,且联系他父亲给他买了电脑,不久,他就把书稿交给了我。考入宁波大学后,他又先后出版了《今生十年》《作家那些事儿》,成为当时最热门的青年作家。
殳学超与作者合影。
“一亩方塘,破土发芽;四十春秋,种玉得玉。”这些展框,展出的都是我一生从教,致力于中学生写作指导的实践与研究:450余篇学生习作在校外50余家报刊发表或获奖。发表作品的报纸与刊物,被我用“如痴如醉”这个标题,在另3个展橱中存放。层层叠叠放在一起的,还有我发表的100余篇教育教研文章的书籍与报刊。
在第三部分“得意之作”的几个展橱中,存放着我教学研究、教改课题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
“写作训练法”的展橱中,则陈列着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纵横式”“触发式”“连缀式”三种写作训练法的论文资料,数十本学生纵式与横式的作文结集、触发式读写训练簿、一文一评读写训练簿。展橱中央存放着一本32开本塑封自编作文集《独特演绎》,封面、目录和正文的每一页上,都印有“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是2005届沈艳婷同学的处女作。沈艳婷考入了浙江大学金融系,又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现任首科大厦楼宇党委书记、总经理,北京首科创融科技集团董事长,荣获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等荣誉称号。
沈艳婷自编作文集《独特演绎》。
为加强读写的宏观指导,优化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机制,我们尝试着实施对学生读写的管理,就书写、阅读、卡片制作、写作、发言、基础训练等10个方面制订了量化的要求及考核办法,且与期末的语文总评成绩挂钩。2004届入学之初,高一语文备课组对12个班615名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作了抽样调查。与殳学超同班的洪亦蔚同学家中有藏书2000册,已读名著200册,已发表或获奖作文达50篇,这三项均列年级之最。进高中后,洪亦蔚依然勤于阅读与写作,一学期做了读书文摘卡304张,作文在校外发表8篇获奖3篇。鉴于洪亦蔚同学在语文学习上的大量投入和实际水平,依据读写管理加减分的实施细则,我给她的语文期末总评打了“100”分。这个评分是突破常规的,给洪亦蔚同学又是恰当不过的。洪亦蔚2012年自北师大中文系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咨询和管理工作,目前在北京一家国内4A广告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
洪亦蔚2001年10月与作者在平中老校区合影。
如今工作室“读写管理”的展橱中存放着当年的实施细则与达标卡,众多同学们制作的优美文段摘录卡、古体诗词背诵卡、语文达标练字簿、语文基础训练簿等。2000届金喜英同学能背诵古体诗词516首,为历届之最,那厚厚一叠516张古体诗词背诵卡,是她一张一首工整誊抄的。从浙师大中文系毕业后,金喜英入职于杭州天杭教育集团,如今依然前行在文学路上。她创作了50万字的架空历史小说《秋水谣》与《天子策》,先后由北京朝华出版社与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金喜英现为浙江省作协会员、杭州市上城区作协理事,连城书盟小说网专栏签约作家。其56万字的小说《悠然花开》上下集、10万字的散文集《最是人间求不得》等多部作品在写作中。
金喜英创作25万字的小说《秋水谣》。
第四部分“老有所乐”辟有母校、夕照等展橱。其中,第15个“动力”展橱中,存放着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我的第六批“浙江省特级教师”荣誉证书、嘉兴市优秀教师奖章、“平湖市第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人才”荣誉证书,还有我与母亲的3张合影,一张《乔司新生报》,一份辞去学校行政职务的报告。这个展橱上立着一块小展板,阐发我对荣誉与动力的认识:“就我的经历和体验而言,能成为实现目标追求事业成功动力的,主要不是荣誉,而是挫折和苦难的磨砺,是亲情和友情的激励。荣誉这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就是个好东西。”
工作室内部布展是最令我动情的,那可是我一生从教的财富。是我个人的,亦是学校的,更是我们的事业的。诚如当湖高级中学2009届沈波同学在“走进工作室”的获奖征文《情结,层层厚积的情结》中所说:
这个精心打理的工作室,把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那些泛黄的记忆,连同在时光的烟波里潺潺而过的声音和味道,一并被留在了这个小屋子里。37平米,确实是拥挤的,那可是今生今世的证据啊!有的时候我们怀旧,不是因为过去有多么美好,只是为了不想让时光将记忆变得渺小,只是为了那些同我们一起经历一起长大的声音和味道不在时光的烟波里一泻千里。只有记得的,才是活过的。
2009年7月,沈波与作者在工作室合影。
曾有一所学校本打算给工作室送一面锦旗,我立即婉谢。因为“梁种玉工作室”不是我个人生平事迹的陈列室,更不是什么荣誉室。然而,当一个又一个参观团队纷至沓来之时,我扪心自问:“仅有的这一丁点财富是让人观瞻的么?”一个创造财富的人,他的使命便是不断地累积财富,提升生命的海拔。一个苹果,我给了你就没有了。而一个人的思想和另一个人的思想一交换、一互动,那每个人就具备了两种思想。于是,工作室先后召开了内涵发展座谈会与语文教学研讨会。平湖市顾玉峰副市长、嘉兴市教育局王幸平副局长两度与会,亲临工作室,给我以莫大的关爱与鼓励。这以后,作为平湖中学首批三本名师丛书之一,我的语文教学研究专著《种玉得玉》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我教育教学的自传《一生从教》,作为学校的内部资料付梓,使原本在工作室里展示的实物资料,演绎成了故事的记录和文本的阐述。
工作室创办前10年,工作室网站共发出诗文2112篇约328万字、照片1500余张,接待110余批3000余名师生前来参观交流,应邀作了100余场讲座与交流,编印工作室资料117期约50万字,个别辅导学生300余名。工作室创办之初,嘉兴电视台“小新说事”栏目曾前来工作室采访作了专题报道。2015年工作室创办10周年之际,“小新说事”栏目再次前来采访,作工作室10年的专题报道。当记者问我“这10年最大变化是什么”时,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头发,年届80的我业已满头银丝。中国音协会员、我的同事赵乐老师为《生命的海拔》谱了曲,发表于2010年第11期《歌曲》杂志上,这生命的旋律时时在我的耳畔回响。工作着如此美好,我真的很想一直这么工作下去,因为将来有我永远休息的时候。
晨曦下,激情播撒;夕照里,拾级清唱:
如果给一株草,我用它唤醒春天
如果给一抹红,我用它点燃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