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长三角一体化 > 江苏

相差60岁! “90后”爷孙同住养老院

2024-08-01 08:59:56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大号 中号 小号

为了缓解93岁爷爷的孤独情绪,江苏90后女生苗苗暂时住进了养老院。她用“摩擦不断,求同存异”来形容与爷爷的朝夕相处。一个多月来,她化身专属“安全监督员”,“连哄带演”换得爷爷的同意,扔掉了积攒多时的废纸盒和坏电器,并进行装饰改造,让房间“焕然一新”。

跟着爷爷在养老院体验规律且丰富的生活,也让她内心的压力与焦躁被慢慢抚平。

93岁的周爷爷退休后,一直住在常州乡下。身体硬朗的他特别“爱折腾”,在老家的院子里种树养花,为了干活,经常爬树上房。家人们离得远,又担心老人出意外,好不容易说服老人,在3年前把他送进了金坛的一家养老院。

这里是“包房制”,房间有两张独立的床,允许陪护,在周爷爷入住初期,孙女苗苗就来陪住过几天。前不久,常年从事设计工作的苗苗“腰肌劳损”发作,她索性又一次住进了养老院。

与爷爷同住后,苗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的房间进行了“改造”。爷爷的房间有50多平,可看起来却逼仄杂乱:每一个角落都塞着不同的废纸壳和过期的食品,药品和碗筷随意堆放,不少床品都老旧到包浆......苗苗反复劝说爷爷扔掉没用的杂物,爷爷却拼命拦着,嘟囔着“这些都有用啊”!

苗苗搬出“明早带你跳绳,中午陪你爬楼梯,晚上一起散步”的许诺,最终赢得了这场“博弈”的胜利。多年舍不得丢弃的废纸壳、旧牙刷、破抱枕等物件被集体“扫地出门”,床单、被套、沙发套也全部换成了清新养眼的绿色系,房间一下就整洁明亮了。

望着焕然一新的屋子,爷爷再也顾不上心疼那些“收藏”,出门就和养老院的伙伴们“炫耀”:“我孙女真厉害,她来了之后,到处都变新了”。

苗苗说,自己小学三年级前都是跟着爷爷长大的,和爷爷感情很深。只是后来外出读书、工作,和爷爷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次同住养老院,是近十年来陪爷爷最长的一段时间。

苗苗是个急性子,爷爷却是个慢性子,加上老人家的生活习惯比较传统,所以两人的日常相处“摩擦不断”,经常逗嘴。后来,她慢慢找到了“相处之道”:“哄”字当先,“少劝,多做”。

比如,爷爷总喜欢用一个接触不良的旧电饭锅烧水,看得苗苗很是担心。多次试探后,苗苗直接给他买回了一个新的水壶,并花式介绍新水壶的好处。被孙女这么一哄,爷爷乐呵呵地接受了新水壶,再没提过那个旧电饭锅。

这段日子里,苗苗帮着爷爷排除了不少“安全隐患”,也给爷爷的生活带去很多新鲜感。而出了房门,作为养老院的“新成员”,苗苗则是被爷爷带着“见世面”了。

每天一早,爷爷就拉着苗苗参加活动。养老院的活动十分丰富,光是运动项目就有乒乓球、桌球、室内篮球等十多种,还会定期安排手工课、太极课、舞蹈课等等,老人家每一天的生活都极为充实。

爷爷热爱运动,对着墙面打乒乓,能保证十多分钟球不落地。与苗苗一起投篮、比拼桌球,分数更是遥遥领先。

苗苗说,本来以为爷爷在养老院的生活会寂寞无趣,来了之后才发现,爷爷在养老院“如鱼得水”。不仅有自己的“运动搭子”、“书法搭子”,和同龄人谈笑风生,还被工作人员“时刻挂在心头”:每天上门测体温、量血压,定期打扫卫生,还会在爷爷晚去食堂的情况下,帮他预留好爱吃的菜。

养老院内浓浓的人情味,让在大城市漂泊多年的苗苗羡慕不已。              

2年前,苗苗从上海某电商公司裸辞,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设计师。虽然不用打卡坐班,可仍常因赶进度而熬夜。在养老院内,苗苗偶尔也会因工作上的事情而苦恼,而爷爷总会用朴素又简单的话语去安抚她。

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没必要的。有就多吃,没有就少吃。只管眼前的路就行了”。聊天的时候,他总喜欢说自己年轻时经历的困苦与磨难:“那个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了,谁能想到,还能过上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呢?”

看着老人们的笑容,听着爷爷的劝慰,苗苗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总能减弱很多。是啊,以过来人的视角去看待生活,那些拦路的坎儿都成了不起眼的小石子,担忧与焦虑也成了“庸人自扰”。这么想着,“莫名的就充满了电量,有了更多的勇气和期待。”

“与爷爷同住养老院”毕竟不会是苗苗生活的常态,也没有太多的可复制性,但苗苗知道,这段经历,肯定会成为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苗苗将自己与爷爷在养老院的生活记录下来,发布在网上,没想到,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系列视频的全网浏览量已经超过了800万。有人从苗苗的视频,看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也有人被唤起了对老家长辈的思念。

苗苗说,自己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更多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多关心家中的高龄老人、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也希望大家能被视频中的温馨与快乐所治愈,短暂地放下工作的压力,拥抱生活里的美好。

责任编辑:李璐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