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中国通”作曲家阿隆之孙来沪,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北平胡同》

2024-09-12 10:45:2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作者:曹玲娟
大号 中号 小号

今年是阿隆·阿甫夏洛穆夫诞辰130周年,为纪念这位“中国通”作曲家,在上海交响乐团特别策划下,阿隆的孙子大卫·阿甫夏洛穆夫9月12日将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执棒演绎其祖父的几部作品。演出排练间隙,上海交响乐团邀请大卫夫妇来到位于衡山路的百代小红楼,这是百代唱片公司曾经的工作楼,也是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曾经工作的地方——他自1932年起在百代公司担任乐队指挥。

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是一位毕生为中国民族音乐贡献力量的俄罗斯犹太作曲家,也是最早为《义勇军进行曲》配器的作曲家,在1945-1946年间任上海工部局乐队(上海交响乐团前身)客席指挥。他出生在位于中俄边境的小城尼古拉耶夫斯克,从小便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爱听京剧,后辈也能说出字正腔圆的中国话。

家庭旧照,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左四)与他怀中的大卫。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大卫在百代小红楼。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非常荣幸能来中国,能够沉浸在中国的音乐氛围中,感受祖父那时的心境与作品创作的背景,我很开心。”大卫在小红楼二楼的展板前说。当导览员讲解到阿隆·阿甫夏洛穆夫配器的第一版《义勇军进行曲》灌录史闻时,大卫哼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

12日晚,大卫将担任指挥,先后演奏祖父的三部作品——《北平胡同》《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第二交响曲》。交响素描《北平胡同》描绘了作曲家对古老北京城的回忆与印象,完成于上海。作品虽为“外国人创作的交响乐”,但中国风味的旋律中穿插着京剧、胡同叫卖声等北京城“特有的声音”。《北平胡同》首演于1932年,由梅百器执棒上海工部局乐队。《小提琴协奏曲》写就于“四马路菜场”——现今的福州路,这里是上海工部局乐队当年的排练场地,阿隆是工部局图书馆的馆长。这部乐曲整体风格明亮而祥和,拥有许多新奇的乐思。《e小调第二交响曲》的创作与首演都在美国,但阿隆“怀着对中国热爱的心”,将这首作品造就得结构凝练、情绪自然、韵味丰满。伯恩斯坦、皮埃尔·蒙都、威廉·斯坦伯格等指挥大师也都非常青睐该作品,它不单要求三管制的庞大乐队,还在其中编入了中国特色的钹、镲、锣、鼓、响木等打击乐器,在恢弘的西方交响曲结构中使用了中国民族调式和旋律,精巧而富有生机。

责任编辑:李璐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