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各大电商平台的火热竞争再次助推一个个快递“爆仓日”的产生。随着电商业的蓬勃发展,快递早已不再是新鲜话题,我国每日的快递业务量庞大,据报道当前我国日均快递业务量已超3.3亿件。而这随之带来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一直引发人们关注,比如通过快递单来获得收件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甚至微信、购物偏好、购买商品等个人隐私信息,更有不法分子瞄准了快递单的买卖,通过快递单上的信息进行网络诈骗等。
针对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保护,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已相对完善。今年4月,新的《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针对个人信息保护设立了专门章节,其中包括了禁止显示完整个人信息等内容。目前快递“新国标”执行几月后,笔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如今多数快递单号显示的是虚拟手机号码,快递员通过APP获得相关信息,从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信息泄露的风险。而在部分快递单上,地址和购买物品等信息仍旧保留显示。
防止快递单成为“泄密单”,如何在末端派送环节中做到既精准又隐私?首先要做到快递面单上的“隐姓埋名”,即像快递“新国标”要求的那样,明确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一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个人信息全部加密。
推广“隐私面单”,需要快递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完善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技术,自觉为用户个人信息“加密”;在人员上,加强对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的全链条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对网购信息的保护,让消费者放心选择。同时也让电商平台等上下游企业参与起来,减少信息壁垒,及时共享有关数据,推进隐私面单的执行配合,从而在源头上为用户提供隐私、便捷的购物体验。
对信息时代的电商经济来说,除了应当尊重公平公正的原则外,还需要解决不少涉及用户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其实相比线下实体市场来讲,电商经济盘活的是更广泛、更长远的链条。“小包裹”能反映大趋势,快递单量的变化见证了电商行业的规模扩张。快递行业不只是简单的物流运输,更是能连通线上线下、贯通供需两端的重要载体。
快递收发之间,恰是观察消费活力的一个小小窗口,我们可感受到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的勃勃生机。于细微处,关注这快递单信息的方寸之间,也反映出人们对服务提出更精细化的要求。还要认识到,电商购物依然离不开个体消费行为的支撑。因此,涉及到用户利益的行为需要被重视。这是消费权益保护在网络空间里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快递物流行业完善自身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方面。
一张小小的快递单,不仅仅是一次物品的流通,还藏着每个收件人的重要个人信息,背后更反映着一个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乐见伴随快递业在业务增长的同时,服务也更加创新、专业化、精细化。无论你是“尾款人”还是现货党,正值双十一快递爆仓季,提醒大家保护好快递单上的个人隐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参与“买买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