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国内
China Fun
长三角
人民访谈
热评
观点
思享
环球人物评
人民文娱评
人事
国内
国际
面孔
视野
环媒生活
全媒矩阵
视听天下
专题
《环球人物》杂志
记者编辑专栏
人民品牌
人民文创
人民学习
人民文娱
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民品牌
>
人民文娱
《红色娘子军》,60年前的“女性成长神话”
2021-03-04 09:41:32
来源:原创
作者:刘潇 王晶晶
大号
中号
小号
“就知道报仇、报仇!你痛快!”
红色娘子军女连长敲着桌子,如此批评琼花。琼花刚草草结束作为红色娘子军的第一次侦查任务,复仇心切,躲在草丛间开枪打了仇人南霸天,杀敌不成,反倒暴露。
这个因为“公报私仇”犯了错误的倔姑娘,把观众一步步带入了她的爱恨世界与成长中。
1961年7月1日,彩色电影《红色娘子军》在建党40周年之际上映,创下了全国8亿人口、6亿人观看的“神话”。主题曲“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成为回旋在几代人耳边的经典。影片也在那个时代启蒙和展示了能顶半边天的“女性力量”。
· 《红色娘子军》海报。
编剧梁信本是“武将”出身,戎马生涯中写过不少话剧。1958年,因在反右运动中被补划成右派,不得不暂时辍笔。
· 梁信
这年夏天,他来到海南岛,有一天,在海南军分区文化处看到《琼崖纵队军史》里的记载:1931年5月1日,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成立,在日后的战斗中英勇而机智,取得了不小胜利。
虽然记录寥寥,但就是这段话,触发了梁信的创作热情——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背景和年龄的女性走到一起,舍弃个人,为了更大的理想投身中国革命的历史洪流。是什么让她们这么做?是什么给了她们如此大的勇气?想到这里,梁信热血沸腾,一双“火辣辣的大眼睛”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重拾笔杆,把自己关在招待所房间里奋笔疾书四天四夜,写出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琼岛英雄花》。
剧本稿被寄往各大影厂和杂志社,却在两年间杳无音信。一天,梁信收到一封信,打开一看,竟然来自《女篮五号》的名导演谢晋。谢晋在看了《琼岛英雄花》后,眼前也尽是那双“火辣辣的大眼睛”。同时他意识到,这将是一部女性题材的革命战争片,而且讲述的是尚未被大部分中国人民了解到的“小众故事”,有难度、有挑战,但创作的激情一经激起就难以遏制,两人一拍即合,马上投入电影筹备。
拍摄场地挑了半年。选角时,又遇到困难,直到即将开拍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演主角吴琼花。一天,谢晋在上海戏剧学院偶然看到一个姑娘在和男生吵架,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看到她那一双“火辣辣的大眼睛”,谢晋心中一动:这不就是“琼花”吗?
· 祝希娟
这个叫做祝希娟的姑娘,在《红色娘子军》里一口气地跳进了角色。她的偶像陈强演南霸天。在剧组初见偶像,祝希娟激动地喊了一声“陈老师”,对方却怒目相对,大喊“臭丫头”。祝希娟先是一懵,然后反应过来,陈老师这是在教她入戏,于是马上回了一句台词:“老爷,尝尝奴才的子弹吧。”
为了演出最“真实”的琼岛姑娘和娘子军形象,谢晋让祝希娟和其他女演员走遍娘子军活动地区,在烈日海滩上军训,在田间地头劳作,每天都要穿军装、草鞋,严严实实扎绑腿,睡觉时枪不离手。演员们还编排了大量小品,构建人物关系,揣摩表演分寸。就这么扎扎实实地学习、生活了一个多月。一支“娘子军”被生生打造了出来。
不管是菜鸟,还是大腕,都极其敬业。据说陈强演南霸天时因为太过真实,在片场被控制不住情绪的围观群众打伤,不得不在医院里躺了几天,才能继续拍摄。
· 《红色娘子军》剧照,左为陈强饰演的南霸天。
谢晋曾说:所谓艺术质量,就像万里长城一样,是一块砖一块砖砌起来的。在银幕上虽然仅仅是一刹那、一瞬间,观众可能根本感觉不出来,但是在谢晋看来,它们合起来,就会给观众留下真实与否的印象。
《红色娘子军》的亮点,不仅仅在于真实。
女主角琼花,前后变化很大——从急进刚猛、充满仇恨到稳健有力、沉着大爱。导演谢晋的功力就在于:不是急躁地塑造一个“打怪升级”、“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的女主角,而是有条不紊地描画故事所在的历史大背景,让观众与受尽迫害的琼花共情,理解她为何像一头小兽一样四处寻仇,与她一起感受红军的感化。
当琼花加入共产党,戴上红军帽,眸子里泛着光的时候,观众也被深深地感动着。
故事也流露着编剧梁信对自身经历的感悟:复仇不是出路,只有将小我的恨丢入滚滚历史洪流中,让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涤荡狭隘的自我,才能实现更伟大的事业。
导演谢晋就是要通过这部《红色娘子军》来说清这个道理,并且在女性独有的爱恨情仇中,将情感升华起来。
1962年,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红色娘子军》一举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配角四项大奖,在中国电影史写下女性题材浓墨重彩的一笔。
· 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现场,郭沫若(左)为祝希娟等颁奖。
如今的我们,看了太多关于“女性题材”的影视剧。从“宫斗”到“宅斗”、从“女强人”到“女超人”,体现的斗争五花八门,观众看得“步步惊心”。剧里的那些女性角色,却怎么也让观众“长情”不起来,关上电视、手机,观剧时的爽快就转瞬即逝。原因何在?
一部真正能称作女性题材的电影,应该是发现角色本身的女性之美,并将女演员的女性之美激发出来,升华为一个个鲜活而深刻的女性形象。这就是为什么谢晋的《红色娘子军》能在上映60年间,在一代又一代观众心中不断激起大大小小的涟漪。
我要纠错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排行
01
“狂人”陈志峰,痴情汗血宝马
02
谢忠伟:讲好革命故事,守住老区的“魂”
03
“真骨性方能爱国,真事业方能救国”
04
54岁!最年轻的现役上将是怎么炼成的?
05
“山山”没来迟!60多岁,正是说脱口秀的好年纪
列表
《红色娘子军》,60年前的“女性成长神话”
单片票房超48亿的张小斐,哪还需要“粉丝”应援?
一次特别的过年和一首特别的歌
江苏卫视春晚官宣节目单,老中青三代同台献艺贺新春
传统相声与时代新意的融合碰撞,《2021新春相声大会》打破套路玩出新趣味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央视网
光明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经济网
环球网
人民论坛网
北方网
南方网
扬子晚报网
中国作家网
四川在线
华龙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56
品牌官网认证
可信网站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