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在全球范围推动着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共享和激荡,互联网推动媒体传播体系和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对各级领导干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加强舆论引导,更好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是政府和新闻宣传工作者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4月2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网信办原副主任任贤良莅临“人民学习”演播室,为广大党员干部带来了《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如何提高网络素养》直播课程。
任贤良从当前网络意识形态的总体态势和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总要求两个方面,分享了长期工作的思考与体会。
课程开始,任贤良指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正全面深刻地融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格局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改变。作为党政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波涛汹涌、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势下网上舆论宣传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网络意识形态的总体态势
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9周年,这29年来的巨大变化,有力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繁荣与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繁荣的背后,网络空间一时间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特别是网上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媒体带来传播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2.各类社会风险向网络空间传播趋势明显,反过来积聚网上舆论又引导、策动、激化现实社会;3.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对现有舆论管理手段带来了新的挑战;4.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复杂,一度乱象丛生,给网络管理带来很大冲击;5.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互联网治理,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任贤良指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70%的任务在互联网上”,这要求我们要敢于担当,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当绅士,要当战士,要敢于亮剑,要唤醒沉默的大多数。
二、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总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任贤良认为,要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坚持“正、管、用”。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2.正确处理好道和术的关系。要牵住牛鼻子,紧紧抓住议题设置;要做好跟评维护,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优化网络评论引导工作;要“好吃也要好看”,努力推动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要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工作理念、内容建设、话语方式、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4.切实加强互联网治理。要坚持依法用网,强化技术管网,注重综合治网。
课程最后,任贤良强调,做好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