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人民品牌 > 人民学习

【课程回顾】杨禹:向着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2022-11-11 16:30:31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人民学习
大号 中号 小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近期,《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发布。文件指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列出专题进行研讨。各地区各部门要举办培训班、学习班,集中一段时间对全国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基层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11月9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莅临“人民学习”演播室,为广大党员干部带来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系列课程第一讲《向着伟大复兴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精彩分享。
【课程回顾】杨禹:向着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课程开始,杨禹建议广大党员干部同志,从十个“立足”出发、从十个“一”入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杨禹通过以下十四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展开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的梳理与解读。
  一、大会主题
  杨禹表示,这次大会主题要准确领会“全面贯彻”“全面建设”“全面推进”这三个“全面”的深刻涵义。他建议大家结合大会闭幕会新闻通稿内容来学习认识大会主题。大会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我们发展的总纲。
  二、“三个务必”重要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课程回顾】杨禹:向着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杨禹说,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非常生动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的传承和开创,体现了在新征程上党中央对全党同志的重要要求。
  三、报告中“三件大事”的深刻含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课程回顾】杨禹:向着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如何认识这“三件大事”,杨禹分享了他体会的三层含义:一是这“三件大事”体现着历史性胜利;二是这“三件大事”不是简单按照时间先后排序,而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三是这“三件大事”都发生在过去的十年里,既是一种回望,也昭示出了新的使命。
  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课程回顾】杨禹:向着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杨禹表示,总书记在报告中对之前多次讲过的“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进行了延展,多了一个“行”。从一个“行”变为两个“行”,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是一个新变化。我们要联系“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坚持”,深入体会这个新变化的内在深意。
  五、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杨禹认为,我们的现代化既有共同特征,更有中国特色,是基于对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的把握。我们的现代化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古国走向现代化,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走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是在新时代带着新发展理念走向现代化,是在世界处于动荡变革之际走向现代化。
【课程回顾】杨禹:向着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杨禹强调,认识“大变局”是我们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大变局”绝不仅仅是指国际政治格局力量之变,也蕴含着我们国内的工作生活之变。我们一定要全面立体地理解其内在的丰富涵义,把握其带来的危与机。
  六、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重点工作的部署
  杨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十二个方面详细地部署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重点工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课程回顾】杨禹:向着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杨禹说,高质量发展不是只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是方方面面的高质量发展,是所有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长期坚持的高质量发展,是基于“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是带来高品质生活的高质量发展。
  八、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金句,杨禹表示,我们不光要从理论上认识这句话的含义,也要体会这句朴素的话里体现着一个共产党人对人民深厚的情感。同时,他建议要深入理解把握“坚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的内涵,继续从理论与实践上回答好“共同富裕是什么”“共同富裕的目标设定与如何衡量”“怎么走向共同富裕”“‘我’在走向共同富裕中的所做与所得”“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关联”等问题。
  九、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讲到“党的建设”,杨禹着重提到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他说,从党的七大会场,到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到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八个字揭示了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的奥秘所在。
  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发表重要讲话
  杨禹说,在大会期间,10月17号,习近平总书记到二十大广西代表团参加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值得我们深思。总书记讲话中强调的“五个牢牢把握”,是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根本遵循。
  十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后,10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杨禹表示,在大会的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党代表提了三个要求:一定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一定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定要牢记“国之大者”。总书记的这三个要求不只是提给2296位党代表的要求,更是对全党的要求。
  十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重要讲话
  杨禹说,总书记的讲话立足新征程讲了五个方面。第一方面,紧扣中心任务讲精神状态;第二方面讲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第三方面讲自我革命与赶考;第四方面讲我们跟世界的关联;第五方面讲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课程回顾】杨禹:向着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十三、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杨禹指出,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推动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扭转了前途命运的十三年;是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者体会真理力量的十三年;是党员干部跟人民群众一起开荒种地、纺线织布,接地气的十三年;是为了后来从这个山沟沟里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作思想准备、组织准备、队伍准备的十三年。这次总书记在延安发表的重要讲话,也是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含义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
  杨禹表示,总书记在大会一结束,讲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这是非常有时代含义的。我们一定要从中深入领会那个年代“拿命拼”的震撼人心的奋斗场景和在当今这个时代都不会过时的精神力量。
  课程最后,杨禹建议参与学习的党员同志们梳理领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落脚点,在学习中把握本质内涵、注重普遍联系、了解历史经纬等十种学习方法,避免只看今天不看历史、只看历史不看今天、只看局部不看全局等十种认识误区,更好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读懂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故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