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陈道明:电影不能太多“一日游”,要思考电影质量问题

2023-06-09 09:22:02 来源:南方+客户端 作者:刘奕伶 张思毅
大号 中号 小号

“过去一年上映的国产片中,能否说出10部印象深刻的电影?很遗憾,大部分人都说不上来。”

6月8日上午,在深圳举办的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之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做了《出发前的再思考》的演讲,提出了希望中国电影不能只顾数量而忽视质量,更应思考一部电影是否能成为历史经典的问题。

陈道明表示,近来他时常在朋友间做一些小调研,比如会问他们,过去一年上映的国产片中,能否说出10部印象深刻的电影,遗憾的是很多人都说不出来。

“这就回到了我们一直以来最为关心的问题,即电影与观众的问题。中国有14亿观众,就这个观影基数而言,现在每年生产的国产片数量其实不算多,实际上还可以创作得更多。但这一前提是,电影需要抵达观众。”

陈道明表示,我们不能眼见着一些电影要么在影院里“一日游”,要么成为库存,必须处理好电影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数量是基础,质量是保证。只有相对好的电影的数量,才是生产出高质量电影的保证。

“我始终认为,电影创作一定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旋律电影可以拍得很好看,近年来《长津湖》这些电影的成功正说明了观众的选择。”“从电影层面来看,老百姓就是主旋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主旋律。”

在他看来,电影类型也需要更加丰富,不必一味追求规模,纵观中外电影史,从来都不乏“小而美”的电影,这也是对观众多样化需求的满足。

陈道明表示,中国电影人有能力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中国的故事是讲不完的。观众是爱看电影的,即使在流媒体(即指在网络上播出观看影视作品)时代,在影院里观看电影依然是无法取代的方式。那么,编剧、导演、演员,每位创作者都是观众信心的来源。作为电影人,一定要守护好观众对电影的信任。

最后,他提出想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思考:“在出发前,也就是在一部影片的创作前,我们需要思考电影的质量如何保证,思考电影和观众的关系、电影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思考电影本身的文学性、艺术性、社会性有哪些,思考电影的影响能否持久,钱要赚,但更要思考在艺术领域的阵地能活多长时间。我们要思考一部电影是否能成为历史的经典。我们要将生活思想化,思想生活化,这是好电影的基础。”(摄影 南方+记者 姚志豪)

责任编辑:冯小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