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旭 1969年生于上海,歌手、音乐制作人。1995年以一曲《星光灿烂》成名,演唱风格深邃细腻,曾包揽各项音乐大奖,创作并演唱《起风的黄昏》《为你自豪》《见与不见》等金曲。
印象
他心里始终葆有
一种昂扬的信念
上世纪90年代,流行乐坛出现了一个闪亮的名字──罗中旭。他享受过万人追捧,也经历了孤独沉寂,而唯一不变的,是那颗热爱音乐的初心。前不久,罗中旭来到天津,参加录制由海河传媒中心融媒体矩阵资源即电视、广播、津云、纸媒等平台联合打造的唱聊类音乐慢综《青春有腔调》,同时接受了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最美文化人》栏目的专访。
在节目现场,罗中旭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传递出歌声背后的真情实感,他说:“大家对于青春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怀,青春不仅仅是年龄,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是心里始终有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念。”
年轻时,罗中旭是上海广播电视乐团和上海轻音乐团的歌手,因为觉得翻唱别人的歌没什么意思,开始尝试创作,梦想出一张创作专辑。1993年,他签约百代唱片公司,但公司却并不急于给他出专辑,漫长的等待过程让他感到焦虑与苦闷,灵感所致写出了《星光灿烂》。
1995年,罗中旭凭借《星光灿烂》获得罗马尼亚第八届金鹿杯国际流行音乐节个人演唱第一名。1996年,他发行了首张创作专辑《星光灿烂》,获原创歌曲白金唱片奖,随后接连获得东方风云榜最受欢迎男歌手、华语榜中榜观众喜爱的男歌手等一系列殊荣。
伴随《星光灿烂》的悠扬旋律,罗中旭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正当歌唱事业如日中天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遭受重创,幸好最终在家人的陪伴和照料下战胜了伤痛,重新回到舞台。这次惨痛的经历让他真正成熟了起来,对名利看淡了很多,对音乐却更加执著。
因为形象英俊帅气,罗中旭一直被视为偶像,其实他一直坚持唱自己写的歌,是典型的创作歌手。近几年,他接连在《中国好歌曲》《诗歌之王》《蒙面唱将猜猜猜》等综艺节目中高调亮相,成熟稳健的唱作功底再次赢得了人们的关注。
出道三十多年,罗中旭依然忙着创作,忙着演出,偶尔会在微博、抖音上晒出自己的心情,看上去仍是热情似火的年轻人。回想过往的日子,他攀上过高峰,跌入过低谷,闪耀过,彷徨过,沉寂过……对他而言,永远不变的还是那颗一直在追逐音乐之梦的少年的心。
受挫时写下《星光灿烂》
鼓励自己走出人生低谷
记者:当年您的一首《星光灿烂》红遍全国,能否回忆一下这首歌的创作经过?
罗中旭: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唱了六七年歌了,都是翻唱别人的歌,跟我同时期出道的不少歌手都有了自己的成名曲。我签了百代唱片公司,以为马上就有机会,就要往前迈进一步了,可谁知两年过去,公司并没有给我做唱片,让我感受到莫大的压力,心里特别苦闷。很多音乐人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生活过得很好的时候,可能写不出刻骨铭心的作品,而当遭遇磨难,感情受挫,人生遭遇低潮的时候,反而会有动力,能写出好作品。《星光灿烂》就是我在那个时候写的,是一首鼓励自己走出低谷的歌,告诉自己只有提升实力,才能获得机会。对我来说,创作也是记录生活,记录我的喜怒哀乐的一种方式。
记者:这首歌让您获得了国际大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罗中旭:那是1995年,我离开百代公司,前往北京发展,新公司要选送艺人及作品参加罗马尼亚第八届金鹿杯国际流行音乐节。本来选定的是一位女歌手,但公司的负责人觉得我还不错,就把我的资料一起发了过去。最后,音乐节评审团从中国几家唱片公司提交的二十多名歌手中选中了我。我太幸运了,《星光灿烂》是我自己创作的心血之作,可能这一点也给我加了分。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刘欢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我们一起抵达欧洲,入住酒店后,因为时差无法入睡,我们就一起去酒店的花园里散步,天南海北地聊音乐,从流行聊到爵士。后来比赛我拿了演唱第一名,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奇迹。但是,奇迹也是人创造出来的,有了人生积淀之后,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创造奇迹。
记者:您在比赛时的服装很有特点,也是您自己设计的?
罗中旭:对于服装,我事先想了很久,因为既要有比较好的造型,又要体现中国特色,最后选定了这种小立领,类似于中山装,但外形还是西装的款式。我请裁缝来做,可是裁缝没做过这样的衣服,做坏了三件,第四件才成功。黑色外衣,白色衬衣,在比赛现场还是比较显眼的,再加上我的音乐比较国际化,我觉得这些都是优势吧。
记者:这么多年过去,歌词中那句“穿过黑夜飞到你身边”还是能给人一种治愈心灵的力量,这首歌词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罗中旭:我觉得是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从那时起,我就习惯于将音乐创作当做表达心情的一个窗口,后来的许多作品也都是内心情感外溢的结果。
经典歌曲历久弥新
穿越时空直击心灵
记者:实话实说,《星光灿烂》是您的成名作,但也是巅峰之作,您自己也很难再有超越它的作品,您会纠结这个问题吗?
罗中旭:我发行过十几张专辑唱片,其中90%以上的歌都是我自己创作的。我敢说,我后来创作的很多首歌曲在艺术上都超过了《星光灿烂》。但是,一首歌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只有当外部因素、内部因素都集中在一个点上的时候,才能够达到那种“爆发”的效果。
记者:您更倾向于创作哪种类型的作品,灵感从何而来?
罗中旭:《星光灿烂》是明亮辉煌的大调,但我本人更喜欢小调的旋律,比较忧郁,我的作品里《见与不见》《起风的黄昏》都是小调。我的阅历,我接触的人和事,看的书、电影,都能刺激我敏感的音乐神经,激起我的创作灵感。我创作歌曲的时候,不会一味地向流行音乐市场靠拢,我不能脱离自己擅长的领域,而去模仿别人的风格和流行趋势,比如写舞曲什么的。音乐应该注重节奏,但我还是适合创作娓娓道来的情歌,或者是励志歌曲。
记者:同样是写歌,每个创作人的创作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您写歌有什么诀窍吗?
罗中旭:我有一个小小的心得,就是特别要注意副歌部分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这个地方是整首歌的精粹所在,要经过反复提炼,要尝试很多次。写歌快的时候10分钟就能完工,《星光灿烂》从有最初的旋律到最后歌曲成型只用了一天时间,慢的时候写写停停,反复纠结两三个月都不一定能写完。
记者:您觉得什么样的歌曲会成为经典歌曲?
罗中旭:每年都有一批新歌跟大家见面,可是不管现在流行的是舞曲也好,摇滚乐也好,嘻哈音乐也好,都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内在规律,就是那种触动心灵的歌词,所谓“治愈型”的歌词,加上真正好听的旋律,就会被大众接受、传唱。我觉得所谓的历久弥新,所谓的经典,就是在若干年以后,在不同的时空里,突然间又听到这首歌,还会让人感动,这才是直击心灵的歌曲。
给自己定个目标去努力
每天就会觉得特别充实
记者:据说当年您错过了《你快回来》,那首歌的旋律可谓深入人心,成就了孙楠,现在回想起来,您觉得遗憾吗?
罗中旭:那时候我们公司的歌手有那英、景岗山,还有唱《大中国》的高枫,大家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孙楠唱了五六年,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公司负责人就希望我把《你快回来》让给他唱,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有人说,这首歌如果由罗中旭唱,一定很有冲击力,我觉得,可能我是失去了一次机会,但从另一方面又得到了很多。
记者:您做音乐三十多年了,有没有想过转行做别的事?
罗中旭:这么多年我坚持做音乐,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欢愉、幸福,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坚持自己的风格,做真正让人感动的好音乐,大家自然会喜欢。我可以不用靠做音乐来养活自己,不用因为生活所迫去做音乐,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没有纷扰、不计名利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做的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就已经很快乐了。人生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不会一直一帆风顺,如何才能化解这种不顺利?我觉得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化繁为简,那就好啦,让自己能过得轻松自在一点儿有什么不好?我希望这样的态度和生活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记者:怎么说您也算是人到中年了,但仍给人一种年轻人的朝气,是怎么做到的?
罗中旭:首先来说,“年轻”是什么?在我看来,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始终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和理想,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就会觉得每一天都很充实,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能够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这种感觉就是“年轻”。不单单是精神状态,还包括身体状态、饮食习惯,我很少吃米饭,一年大概吃不了五六次,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锻炼,我喜欢足球,一直踢足球。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状态,才会让自己有“腔调”。
记者:说说您对天津的印象。
罗中旭:天津的文化有很鲜明的特点,从美食到相声、曲艺,我自己还摊过煎饼馃子。当然还包括玩蛐蛐,玩得最好的人都在天津,天津有一部话剧就叫《蛐蛐四爷》,我也喜欢斗蛐蛐,这个爱好太辛苦了,有很多讲究,每天喂食到凌晨三四点钟。我真的非常喜欢海河边的那些建筑,包括以前租界的老建筑,比如利顺德大饭店,孙中山先生曾经下榻的地方,很多年前我就慕名去探访过,拍过很多照片,很喜欢那种风格。
罗中旭自述
当年在车祸中身受重伤
却让我找到了人生方向
1998年10月的一天,我和助理乘车从杭州前往演出现场,半路上被一辆卡车追尾,我当场昏迷,失去了知觉。我既没开车也没喝酒,真的是飞来横祸!醒过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躺在手术台上,浑身都是血,医生正在剪我的衣服。
后来我妈妈告诉我,她连夜赶来,医生对她说:“你要做好精神准备,你儿子能活过来已经是奇迹了,可能会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也可能会成为植物人。”我妈妈特别坚强,因为我爸爸去世早,她一个人带大我们三个孩子,她的这种性格也深深影响了我。
治疗过程中,我脑部有积水,需要做手术,过程就是用手指粗的针管扎进头部,把水抽出来。医生说:“打麻药会影响你将来的恢复,你考虑好了。”我就想,咬咬牙就行了!下这个决心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到了做手术的时候,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感,更是让人彻底崩溃。
术后的康复更难熬。病床稍稍摇起来一点点,血液往下流的时候,我的头就晕得不行,更不要说下地走路了。那时我最大的奢望就是能走到阳台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每天有很多歌迷朋友从全国各地赶来,守在医院门口,想进来看看我,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让我更加渴望尽快回到舞台上,继续挥洒青春。
我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不能翻身,就这样直挺挺地躺着,但我从来没有自暴自弃过,我总对自己说,必须要好起来!终于有一天,医生笑着告诉我:“你可以起来到阳台上去走一走啦。”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巨大的幸福感。
我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恋人》,想表达恋爱过程中有欢聚的喜悦,也有分手的痛苦,但当你结束一段感情以后,千万不能觉得天空都是灰色的,世界都是黑色的,一定要相信这世界上还有真爱,这样才会让自己的生活再次明亮起来。
经历了那次大变故,我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一门心思只想往前冲,而是希望能顺其自然地做自己喜欢的音乐,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比如说有一年,我接到央视春晚的演出邀请,但是我拒绝了,因为我觉得应该陪妈妈在家过年,甚至我还开玩笑说:“把机会留给新人吧。”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困境,在不太被大家关注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做音乐,在没有那么多名与利的前提下也一直坚持创作。正是那些经历、那些磨炼,才让我在创作中有了更多的体验,更多内心的感悟,然后再通过音乐表达出来。我终于可以平心静气地回归音乐本身,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形成人生的良性循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