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古人竟把“日记”写在“铜饭碗”上?

2023-09-12 15:51:29 来源:央视新闻
大号 中号 小号
原标题:文博日历丨这口“铜饭碗”是个什么簋(guǐ)?

它,名叫颂簋(guǐ)

乍看,像一口蒸锅?

再看,似佛跳墙盅?

如果你对它还有种种奇妙的猜想

那你急需get一个知识点:

“簋”是什么物件?

今天,带你认识这件颂簋

01

一口两千多年前的“铜饭碗”

簋(guǐ)

指一种盛食器

流行于商周时期

彼时王官贵族宴请时,席地而坐

簋就放在席上

里面装着黍(大黄米)、稷(小米)等煮熟的主食

供人们取着吃

西周中后期,簋多有盖

簋盖可以翻转

作为盘子装菜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碗碟套装”

△示意图

颂簋这口“铜饭碗”造型秀美

纹饰以窃曲纹为主纹

搭配使用瓦纹和垂鳞纹

上有高隆盖

下有三小足

两侧有一对兽首环形耳

可谓西周后期的簋之精品

02

古人竟把“日记”写在“铜饭碗”上?

不过

颂簋的出世

并非因为它的主人需要一个新饭碗

青铜簋除了用作食器之外

还可用作重要礼器

颂簋,便是其主人“颂”

用来刻“日记”的一件礼器

△颂簋主体内和盖内刻有内容相同的铭文

那一天,风和日丽~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西周的一个清晨

周王册命颂

令其在洛阳任职,监造新宫

并赐给他黑色的礼服、马具等物品

以兹勉励

颂接受了册命

向周王行跪拜大礼,以谢王恩

册命礼结束后

颂心潮澎湃

他将这天的辉煌时刻

浓缩成152字的“日记”

刻在颂簋之上

祀其先祖,传其后世

愿永远臣仕周王,求仕途长久通达

这段铭文

横成行,竖成列

布局规整、章法严谨

是西周王室所使用的标准书体

也是金文最成熟的形态

小知识:金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铸造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上与甲骨文相接,下启篆、隶、楷之先河,也称钟鼎文。

铭文所刻的册命制度

是西周重要的礼仪制度之一

对于研究西周的历史

尤其是西周的册命制度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3

你奇数,我偶数,“好兄弟”一生一起走

说到簋

不得不提它的“好兄弟”——鼎

鼎,较为人所熟知

最初功能为炊具和食器

后发展为重要的礼器

△由左至右依次为:“后母戊”青铜方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克鼎(上海博物馆藏);祖辛方鼎(山东博物馆藏)

西周发展出一类特殊的等级制度

名为“列鼎制度”

即以不同大小、数量的鼎

搭配不同数量的簋

形成固定的礼器组合

在祭祀、宴飨(xiǎng)、随葬时使用

标志其主人身份地位

鼎一般为奇数,簋一般为偶数

天子享用九鼎八簋

诸侯使用七鼎六簋

大夫使用五鼎四簋

以此类推

不能越级使用

颂簋也有自己的“鼎兄弟”

它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颂鼎

铭文内容相同

属同一组青铜礼器

传世的颂鼎共3器,颂簋共6器+2个单独的簋盖

△由左至右依次为:颂鼎(故宫博物院藏);颂鼎(上海博物馆藏)

几千年前册封大典的一幕幕画面

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

但精美的铭文,刻下永恒

厚重的青铜簋,流传至今

供人追思忆古

感悟历史的瞬间

责任编辑: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