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是“桃园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隐士,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酒徒,也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儒生。除却这些身份,李白还是一位浪迹天涯的游子、饱览名山大川的游客,他一生拜访了很多山川,并与之有着缠绵不断的情感维系。探访李白走过的这些山丘,我们将看到李白更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天门山位于长江下游的皖江流域,是一座在我国诗歌文化史上声名远播、积累丰厚的诗山,李白曾在这里发挥出丰富的想象,流露出无限的诗情。他写出《望天门山》《姑孰十咏·天门山》等作品,使得这座山驰名古今、享誉天下。
李白是发现天门山水之美,并为之创作大量诗文的第一位文学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行舟至天门山,被这里云吞雾绕、山水激荡的美景所震撼,于是放歌天门,创作出千古传诵的《望天门山》。诗云: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其《姑孰十咏·天门山》也是描写天门山胜景的名作。诗云:
迥出江山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李白晚年陷入生活的困境,依靠李阳冰的帮助赖以生存,他于761年至762年一直生活在当涂,与天门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现存的诗文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对于天门山美景的描绘:“猛风吹倒天门山”“浪打天门石壁开”“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西登天门望子于西江之上”等诗文都表现出他对天门美景的深深爱恋。
李白是发现天门山水之美,并为之创作大量诗文的第一位文学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精心构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天门山水胜境。李白之后,历代迁客骚人不断对之进行吟咏赞美,天门山也彰显出愈加深厚的人文底色,这种人文底蕴和自然美景交相辉映,共同展示出天门山水的光辉魅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