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古人植树雅趣

2023-03-17 11:46:52 来源:掌上安庆
大号 中号 小号
原标题:古代植树雅趣

虽然古代并没有植树节,可古人却是超级爱植树的。特别是诗人墨客,尤其把植树当作一件优雅的赏心乐事。

清代文学家沈三白,擅长栽花种树、堆叠假山,常常能把庭院装点得幽静雅致。一个春日,沈三白在地上挖起一座土山,山中放置岩石,中间种植花草,又在山前栽种竹树或梅树作为篱笆,使原本没有山的平地立刻有了山的意境,沈三白称其为“小中见大”。

晋代诗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说“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并且有诗句道:“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足见他对柳树的感情之深。陶渊明的生活极为清逸,他在桃花源中享受闲适人生,堪称情怀悠远。

东汉时,大司徒邓禹隐居在有“香雪海”美誉的苏州邓尉山下,每天读书赏花,于简朴的草堂外亲手种下四棵柏树。虽然历经风霜雷击,至今依然为一道美景,与各色梅花相映成趣。清代乾隆皇帝巡游至此,见状叹为观止,赐四柏为“清、奇、古、怪”。“清”者,挺拔清秀,直至云天;“奇”者,薄皮相连,朽枝生绿;“古”者,纹理萦绕,盘旋螺曲;“怪”者,卧地三曲,状如走螭。

唐代文豪柳宗元一向提倡种树,被贬至柳州任刺史时,在城西北一片空地上种下两百多棵柑橘树,并写有一首七律《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他开心地说,现在亲手种树,将来能够亲眼看到柑橘长大成林,有朝一日能以自己亲手种出的柑橘来养老,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乐趣呢?

明代书画家唐伯虎在桃花坞建了一处优雅家园,室名“桃花庵”,并且写有一首《桃花庵歌》描述了逍遥景致:“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每当桃花盛开的时节,唐伯虎常常邀请好友祝允明、文徵明来桃花庵小叙,在桃花树下对酒当歌,吟诗作赋。

唐代白居易堪称“种树迷”,他到哪里做官,就把树种到哪里。任忠州刺史时,白居易掏钱买花树,并率领童仆在城东荷锄、挖沟、引水,栽种了许多桃李杏梅等果树,以绿化荒山。在白居易的倡导下,忠州城内外到处郁郁葱葱、百花争艳。

责任编辑:蔡晓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