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美食众多,但让曹雪芹浓墨重彩描述的,当属那次场面宏大的美食盛宴——螃蟹宴。
众人起了诗社,轮番着做东。史湘云在薛宝钗的出谋划策下,办了一场螃蟹宴。贾母领着众人在院中一边吃着螃蟹,一边赏着菊花,话叙自己当年做女孩时的趣事。众人虽是有意奉承贾母,但这样温馨而又热闹的场面并不是时时都有。宝玉与众姐妹的诗社,有以海棠、桃花、柳树等为题,却以这次螃蟹宴中以菊为题作诗最为应时应景,美景配美食,有味有情。佳人做好诗,美哉美哉。
螃蟹虽然看着丑陋,但吃螃蟹似乎一直都是文雅行为。不仅《红楼梦》中将这场螃蟹宴描绘得如画如诗,现在人吃螃蟹也要拿出吃螃蟹才使得着的“蟹八件”,如此隆重才能彰显螃蟹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方不辜负这美味。
李纨和凤姐一边剥着蟹肉伺候贾母和薛姨妈、王夫人等人进食,一边又吩咐小丫头们取菊花叶子、桂花花蕊熏的绿豆面子,以备餐后洗手。这又是吃螃蟹的另一种麻烦——蟹黄有油,又带着浓烈的腥气,沾到手上不易清洗,需要预备餐后洗手的菊花汤水。这种方法沿用至今。如此繁琐,若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欢”,怎会沿用至今,岂有不被淘汰之理?
恰好刘姥姥给贾府送来一些自家菜园子中种的时新瓜果。谈及这场螃蟹宴,周瑞家的说道:“一斤只称两三个,那么大篓子两三篓子,怎么也得七八十斤……”刘姥姥粗粗算了算,这顿饭少说也要20多两银子,够庄户人家一年的开销了。就比如现在,猪肉十几块钱一斤,螃蟹三两一只就要30块钱,两斤猪肉可比一只螃蟹要实在多了,普通人家谁愿意花钱买这个不切实际的新鲜?如此看来,古往今来,螃蟹一直都是高档消费品。
当时正值三秋重阳前后,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时节,很符合季节特点。螃蟹是薛宝钗家当铺里一个伙计家田里养殖的,此时甚是肥美。清晨从田间打捞,午间就到了贾府的餐桌上,可谓是“直达餐桌”。螃蟹味美,就在于新鲜。即使是快运如此发达的今天,绝大部分人也没能像贾府众人这般有口福,轻而易举就尝到如此新鲜的螃蟹。
古人聚餐少不了酒,宴会上搭配螃蟹而食的是黄酒。虽然自古酒类品种繁多,但蟹宴多以黄酒为主,不光是《红楼梦》中有这样的搭配,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清代的《陶庵梦忆》等都有这般记载。“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都好,吃多了肚子痛。”所以,林妹妹不宜多吃。黄酒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正好可以抵消螃蟹的性寒,如此搭配,除了美味,更添养生。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要保持螃蟹最原始最鲜美的滋味,烹饪方法极其重要,宴会中的螃蟹采用的是蒸。王熙凤吩咐小丫头,“螃蟹不可多拿,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螃蟹不光要蒸着吃,还需要热着吃。
《红楼梦》中的这场螃蟹宴,可谓是贾府鼎盛时期的代表,若是寻常人家,中秋佳节也不过是月下话家常,月饼瓜果促团圆。曹公曾是江宁织造的后人,南京自古就有食螃蟹的习俗,从食材到搭配再到烹饪方式,无一不彰显大家族的贵气与闲适。从刘姥姥口中,我们得知贾府的一场宴会吃了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如此奢腐,焉有不盛极而衰之理?(操梅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