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锦鸠图(绢本设色) 五代·唐希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希雅是五代时南唐的著名书画家。他祖籍河北,因时局动乱,传说随父避居江南的嘉兴胥山。
希雅在胥山长大,自小跟父亲围着胥山转,学画山石竹禽,也学书法。稍长,在书法上他学南唐后主李煜,掌握了“金错刀书”,练成一笔三过之法,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及后师从徐熙,致力绘画。他常乘兴纵笔,具战掣之势。他继续在胥山四周寻找素材,以写竹禽为主,其为荆槚、柘棘、翎毛、草虫之类,多得山野真趣,与徐熙同称江南绝笔。北宋书画大家米芾称唐希雅书画为“神品”,云:“凡藏名画,必先收唐希雅、徐熙。”北宋绘画史论家刘道醇也说:“江南绝笔,徐熙、唐希雅二人而已。极乎神而尽乎微,资于假而迫于真,象生意端,形造笔下。”
据传唐希雅的名画有《梅竹杂禽图》《桃竹会禽图》《柘竹山鹧图》《古木锦鸠图》等八十余件,其中《松鼠采葡萄》和《圆月图》,在民间流传着一则趣闻。当年希雅手头拮据,便先画了一幅《松鼠采葡萄》,上有两只松鼠,十八颗葡萄,拿到当铺暂当,图轴放在庋架上。有一天,当铺老板突然听到铺内有声响,一看吓了一跳,只见两只松鼠在庋架上窜来蹦去欢快地采摘葡萄。等到老板去取画时,松鼠与葡萄在画面上恢复了原样,再细细一数,发现葡萄少了两颗,老板一面惊呼“怪哉”!一面急忙把画锁进了抽屉。过了几天,正逢中秋,希雅又拿来了一幅《圆月图》,图上一轮明月,光彩饱满,讲定过一周来赎。到了八月廿三,希雅来了,老板小心翼翼地取出原画给希雅赎当,可展开一看,圆月竟变成了半月。此时老板顿悟这两幅画皆是“神品”,愿意照当铺规矩高价赔偿,将画一并保留了下来。
史书上记载,唐希雅还有一幅《雪鹊图》,也是不凡。南宋大诗人陆游见之神往不已,他兴奋地夸赞希雅是“怪伟画手”,并为此作《唐希雅雪鹊》七言诗,诗曰:“烈风大雪吞江湖,巨木摧折竹苇枯。乌鸢瑟缩堕地死,岂复能顾卵与雏。棘枝拔出乱石罅,凛凛生气独有余。耐寒两鹊亦异禀,羽族有此山泽臞。神凝气劲中自足,不待晴日相鸣呼。深知画手亦怪伟,用意直刮造化炉。氄毛虽细爪翮健,落笔岂独今所无?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由此,后人提到唐希雅时,都称他是“怪伟画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