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真的好吗?

2022-08-19 09:32:06 来源:今晚报 作者:司马牛
大号 中号 小号
原标题:王安石“绿”字的是与非

王安石的诗名很大,钱钟书的《宋诗选注》收有10首之多,但其中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还是他的七言绝句《泊船瓜洲》。这与其新颖别致、隽永耐读有关,更和一则王安石反复推敲其诗句的佳话故事密切相关。

《容斋随笔》卷八载: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绿”字原本是形容词,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分明把它用作了动词,语法学上称之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一用,就妙趣横生、一身兼二任——既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见出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变化,真可谓“妙不可言”。

说这“绿”字用得好,我不怀疑;但要认定这是王安石的创造,那就不是事实了。因为在唐诗中,早有几处“绿”的使动用法的先例。我手头就有两例,一是李白的《宜春苑歌》:“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二是丘为的《题农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尽管有南宋洪迈在《容斋续笔》中为王荆公的“诗词改字”背书叫好,但在这些实锤面前,自然疑点重重、难以自圆其说。这也难怪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做如下分析,他说:

这里发生了一连串问题:王安石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力气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事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钱先生的条分缕析,虽未做结论,却胜似做结论,可谓丝丝入扣,无懈可击。

当然,也有人对王安石这个“绿”字评价并不高。臧克家在《一字之奇,千古瞩目——略谈“诗眼”》中就说:“这‘绿’字,在视觉上给人以色彩鲜明的感觉,在人心上,引起春意无涯的生趣;但我嫌它太显露,限制了春意丰富的内涵,扼杀了读者广阔美丽的想象。如果不用‘绿’字而用‘到’或‘过’,反觉含蓄有味些。”古人言“诗无达诂”。品诗写诗,见仁见智,本为常态。而我拜读臧老先生的高见,心中不免“戚戚焉”,却说不清是惊喜还是惊诧。

责任编辑:李佩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