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没有牙膏,古人用什么清洁牙齿?

2022-06-30 11:37: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宋添力
大号 中号 小号
原标题:古人如何清洁牙齿

我国自古用“皓齿”来形容一个人牙齿特别白。“皓齿还如贝色含。”(张枯《吴官曲》)“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哀江头》)但古时候并没有现代的牙刷和牙膏,那么古人是如何清洁牙齿的呢?

《礼记》载有“鸡初鸣,咸漱”,说明在汉代人们就已经有了漱口的习惯。他们常常把青盐、醋、浓茶放入水中用来漱口,一方面清洁牙齿,另一方面还可以杀菌消毒。关于用茶漱口,在《红楼梦》中也有描写。《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暗暗观察贾府的餐饮礼仪,她和贾府众人一起用餐后,学着别人的样子拿茶水来漱口。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有茶多酚类、茶多糖、茶氨酸、皂苷等化学物质,具有抗炎杀菌的作用,还含有氟元素等矿物质,具有清洁牙齿、预防龋齿的功效。

到了唐代,人们把杨柳枝泡在水里,每天晨起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如同细小的木梳齿,方便清洁刷牙,成语“晨嚼齿木”来源于此。除了杨柳枝之外,桃枝、槐枝、葛藤等都是可以用来清洁牙齿的工具。

宋代的时候,出现了牙粉,其中掺入中草药,不仅有清洁作用,还能治疗各种齿病。如《普济方》记录有“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炼。上各二两。除青盐一味外,其余药味,并碎锉。新瓦罐儿盛其药,用瓦盖合罐口。常用此药,年至八十以上,面如童子,髭鬓甚黑,齿落重生”。《太平圣惠方》进一步改良剂型,将“牙粉”改成了“牙膏”,“槐枝膏槐枝半斤(半寸锉),柳枝半斤(半寸锉),桑枝半斤(半寸锉)。制法上以水一斗,煎至三升,滤去滓,慢火熬膏,入后药末,青盐一两(研),芎(末)、细辛”。此方不仅可以清洁牙齿、防治龋齿,对于牙龈出血也具有更好的疗效。

南宋时期,已经有了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用的是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数行,植上马尾毛,和现代的牙刷非常接近。

美国牙科医学会和美国牙科博物馆等的资料显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由中国明朝明孝宗皇帝朱祐樘于1498年发明,是用猪鬃镶嵌在骨头上制成的。19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开始制造合成纤维(尼龙),1938年,第一支尼龙牙刷诞生。

责任编辑:蔡晓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