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我相信卓越的设计创意会给我们带来希望,为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约翰·霍金斯
9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人民文创国际创意大赛新闻发布会上,约翰·霍金斯的脸出现在大屏幕时,现场很多人惊呼:评委竟然是这位老爷子!

▲首届人民文创国际创意大赛新闻发布会
创意界说起权威人士,一定绕不开这位75岁的“资深年轻人”——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

▲约翰·霍金斯
“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就由约翰·霍金斯提出,他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创意产业之父”。
01帮布莱尔开启英国创意经济
1945年出生的约翰·霍金斯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特别顾问之一。

▲约翰·霍金斯
1995年,布莱尔成为英国工党的领袖。约翰·霍金斯成为布莱尔三人小组特别顾问团成员,为布莱尔制定发展创意产业国家战略。期间,他制定了创意产业的核心概念和定义,并进行全球发展趋势的研究。1997年,布莱尔听取包括约翰·霍金斯在内的三人顾问小组的建议,发布了鼓励创意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并由此开启了英国经济转型升级之路。
布莱尔政府通过创立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内设创意产业工作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大力推进创意产业。1998年和2001年,英国文体部两次发表创意产业纲领文件(Creative IndustriesMapping Document),鼓励创意产业发展。
如今,创意产业在英国已成为与金融服务业相媲美的支柱性产业。英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
2001年,约翰·霍金斯著作《创意经济》出版发行,成为该领域的开山之作,因此被誉为“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现在,年过古稀的霍金斯仍然担任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意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英国著名的BOP创意经济顾问集团主席、英国电影咨询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位,并为超过30个国家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提供咨询顾问服务。
02以“父”之名,重新定义“创意”
约翰·霍金斯最先提出创意产业的具体定义与细致分类,并重新定义“创意”二字的范畴:创意并不被艺术家所垄断,任何人,科学家、商人甚至是经济学家都可以有创意。
创意如何成为商业利益的主要驱动力,如何扶植商业行为?企业如何通过创意及创新上的竞争来实现真正的增长?霍金斯在他的《创意经济》一书里提醒:人类创造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总有一天会超越我们所拥有的物质数据的价值。

▲《创意经济》一书被厉无畏先生誉为创意产业的奠基力作
霍金斯认为,创意经济依赖于人的一些创意、想法,所以发展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具体来说,当前全球创意经济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创意不容易被观察。霍金斯说,创意经济时代将是一个崭新的社会,所有的元素都是新的,所以关于相关原则的教育至关重要。
二是创意经济需要全新的概念和标准。创意经济的核心价值并不是来自于资本、土地,而是人们的想像力,所以工业经济价值标准,包括利息、利率的变化,与人脑中创意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三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如何维护对创意的所有权,需要平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另一方面则是收益。
四是更多的合作。霍金斯说,将各种不同的声音融入在一起,相互吸收,结果会更好。
03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迈进
约翰·霍金斯对中国非常熟悉。
早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约翰·霍金斯就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那一年的结缘让他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采集到很多一手资料。1982年,他完成了著作《中国大众传媒》,用第一手材料记录、研究了发展中的中国电视、电影、出版和通讯产业。
在此之后,他多次访问中国。2006年,约翰·霍金斯受邀出席北京首届文博会主论坛;2007年出席上海设计周,并于同年获得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创意产业国际贡献大奖,成为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理事成员;2008年成立“创意生态实验室”,推动创意产业在中国的落地实践。

▲约翰·霍金斯与创意生态实验室成员
霍金斯曾表示,1979年第一次来中国时,中国还没有电视广告,但那时他就很强烈地感觉到中国的个性文化。现在,中国已成为创意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在表现文化内涵、形成文化个性方面仍有很大空间。
在霍金斯看来,中国的创意产业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创意热”已预示其前景不可限量。在这一过程中,创意经济媒体将会对中国创意产业产生助推器的作用。
霍金斯认为,创意产业已经开始颠覆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国制造正向着中国创造迈进,未来有关科技、绿色、环保的创意产业将大有所为。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件产品通常要经历设计发明、生产制造、分配销售、消费使用四个阶段,当工业经济变为创意产业,线性的链条就变成了循环链条。任何一个在生产、分配、消费中拥有创意的人,都可以改变原有链条结构。
04用文化撬动创意产业
文化是创意经济的支撑,文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所关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相当多的表现形式。
年轻的“Z世代”中流行着国潮、国漫;喜爱传统文化的人会去搜索非遗、古典;办公一族关心什么样的创意设计能让自己更好地工作学习;“夕阳红”能不能用上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功能产品……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了文创产业孵化成长的绝佳土壤。

▲“美好生活 由我而创”首届人民文创国际创意大赛正式启动
约翰·霍金斯也是看到这样的基础和这片土地上洋溢的激情,从而应邀担任“美好生活因我而创”——首届人民文创国际创意大赛的评审团荣誉主席。明年4月,春暖花开时,他将来到中国出席颁奖礼,并发表主题演讲。
正如约翰·霍金斯在祝贺视频里所说:大赛是众多设计师一展才华的平台,是用文化撬动创意产业的又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