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北京冬奥会愈发临近,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儿即将云集赛场,为全球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环球人物网特推出《冬奥“星”问》系列报道,关注冰雪健儿背后的故事,献礼冰雪运动,传递冰雪魅力。
答案揭晓:武大靖并不是一个天赋型选手,从国家队二线队员到女队陪练再到成为世界冠军,他遇到的挫折不计其数。回望冰上生涯,他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上冰时就摔了107次,还有4处擦伤。此后,他还遭遇过膝盖半月板损伤、腰间受损、左腿跟腱拉伤等各种不同的伤病,但这些伤疤、这些挫折,记录着他的热爱,也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1994年7月24日,武大靖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出生。10岁时,黑黑瘦瘦、弱弱小小的武大靖看到电视上李佳军、大杨扬等名将的冰上掠影,爱上了短道速滑项目,他站在启蒙教练李军面前说:“我想滑冰,我要当冠军”。十几年后,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成为中国队唯一金牌得主,备受瞩目。
而说起那场比赛,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武大靖在赛道上一骑绝尘,把两名韩国选手远远抛在身后,以39秒584的世界纪录创造者姿态摘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金牌。
这枚金牌可谓来之不易,在此之前,中国队频频遭受不利判罚,武大靖也因此无缘1000米和1500米的两项决赛。重压之下,武大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夺取金牌,你必须毫无瑕疵,避免一切碰撞,不留任何破绽。在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武大靖始终冲在最前面,对手与他发生身体接触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夺金的那一刹那,武大靖将自己内心压抑的情感全部释放,而场边跪在垫子上的教练李琰早已泪流满面,在现场,央视解说员也激动地哭了,像他一样喜极而泣的还有无数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中国观众,大家心里憋得那口气终于吐了出来。
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实现了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同时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他展现的绝对实力背后是他十余年刻苦奋斗的积累。
李军至今记得,“那时候露天训练,为了给专业队让道,我们都是凌晨上冰,大人都冷得难受,更何况是孩子。”可武大靖从来都没有退缩过,一直跟了下来。因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他还一度穿着不合脚的冰鞋训练。就这样,凭借一腔热爱和艰苦奋斗,武大靖从佳木斯的业余队一路滑到江苏省队、吉林省队,最后是国家队。
但进入国家队的前两年,武大靖的日子并不好过,“长距离周洋比我强,短距离范可新比我强,自己的自尊心每天都在受着打击。”那时,他只能在二线队伍中训练,或者每天陪着女队员训练,但他没有气馁,用日复一日更加努力的训练去拼,最终拼到了奥运赛场,成为了世界冠军。武大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当你在很多时候面临困境时,你这么想,只要挺过去,坚持下去,明年今日你会感谢那个曾经没有放弃的自己。”或许,这就是他取得成功的“密码”。
因在世界杯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的金牌,武大靖被直接保送进入了北京冬奥会的名单。与4年前参加平昌冬奥会时相比,现在的武大靖或许在体能上已经过了巅峰状态,但是老将最宝贵的就是他更丰富的经验和更稳定的心理素质,他表示已经通过4年的训练和沉淀换得了更崭新的自我。“真正的竞争对手是我自己,(我需要)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好,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我觉得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然后不断突破自己。”
(综合来源:人民网、界面新闻、中国体育报、东北网、参考消息网)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冬奥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