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和珍妮弗在法庭上。
“如果不想好好养孩子,那就别生了!”
在频发枪击案的美国,一则不算特殊的案件,如今却成了美国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当地法院开创历史性先例——认定这个15岁枪击案凶手的父母,也要“连坐”。
2021年,伊森·克伦布利在美国密歇根州奥克兰县的牛津高中扣动了扳机。他射杀了4人,射伤7人。
·被阴云笼罩的牛津高中。
被关押了两年后,2023年12月8日,克伦布利被奥克兰县巡回法庭判处终身监禁。
·克伦布利。
就在克伦布利被终身监禁前两天,2023年12月3日,密歇根州奥克兰县城检察官以“过失杀人罪”起诉克伦布利的父母。2024年4月9日,当地法院宣判,这对父母都被以过失杀人罪判处入狱10至15年。
在过去的两年,随着调查深入,警方和检方都意识到,克伦布利制造血案,其父母难辞其咎。
不少美国人都为这样的判决叫好:“如果不想好好养孩子,那就别生了!”
“培养”凶手的父母
夫妻俩怎么也没想到法律真的会制裁自己。
克伦布利的母亲珍妮弗曾给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写过一封公开信:“作为一名女性房地产经纪人,谢谢您让我继续拥有持有武器的权利。”除了感谢,她还抱怨道:“我的父母在一所学校教书,那里的孩子都是非法移民。他们不在乎学习,还威胁我的母亲,因为我的母亲要求他们提高成绩。他们从政府得到免费家教和平板电脑。为什么我的儿子不能得到这些?”当年的克伦布利家,经济已经捉襟见肘。
2021年初,克伦布利的父亲詹姆斯丢掉了电话营销的工作,成为美国一家外卖公司的司机。夫妻俩不得不拖欠房款。那时起,詹妮弗和詹姆斯开始频繁地争吵。后来詹妮弗还出轨了另一个男人。“他们真的是很差劲的父母”,后来邻居回忆。
·詹姆斯和珍妮弗。
无形中,这些怨恨也浸透到克伦布利的心灵中。案发前,克伦布利多次表现出精神抑郁。同校的约翰逊说,学校里似乎没有多少人认识克伦布利,“他总是沉默寡言”。
克伦布利曾试图唤起父母的爱。15 岁生日前,他不停给珍妮弗发短信,问“你能回来(陪陪我)吗?”但都没有收到回复。2021年3月,克伦布利开始出现幻觉,在短信里写道:“房子闹鬼了”“我现在很害怕”。他卑微地乞求道:“(妈妈)你能回一条信息吗?”短信还是石沉大海。
儿子发出了“求救信号”,珍妮弗却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对珍妮弗说,自己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在克伦布利病情恶化的几个月里,珍妮弗每周有几天下班后都会去马场玩。珍妮弗还为自己购买了医疗保险,但克伦布利不在她的保险计划内。
詹姆斯和珍妮弗虽经济拮据,但他们舍得花钱给儿子送圣诞大礼——一把西格绍尔自动手枪。这把手枪操作便捷,易于携带,很受美国军警青睐。
2021 年,感恩节过后的一个星期六,43岁的珍妮弗推开了牛津镇一家的靶场的玻璃门,她左手提着一个黑色的箱子,里面装着詹姆斯前一天购买的这把手枪。
·詹姆斯购买的西格绍尔半自动手枪。
那天,珍妮弗陪着儿子在靶场“试玩”了一整天。晚上 7 点,珍妮弗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被打得千疮百孔的纸靶照片。“和儿子一起测试他的新圣诞礼物。” 珍妮弗写道。如今看来,这简直是在为屠杀进行射击训练演习。
真枪在手,伊森开始花大量时间浏览一个专门讨论杀人和校园枪击事件的网站。他421次登录了这个网站,在一个黑色日记本上写道:“与自己的阴暗面斗争多年后,我完全失去了理智。”他还给朋友发短信:“我的精神和肉体都将死亡。”
2021年11月30日,克伦布利收到手枪的第四天,他就把这份圣诞大礼和80多发子弹装进书包,来到学校。那个上午,他无心上课,而是趴在座位上画了一幅画:一把枪射出的子弹,穿透了一个人的身体。老师发现了克伦布利的反常,把他父母叫来学校,还让夫妻俩早点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父母却觉得老师小题大做,坚决不配合。
父母走后,克伦布利背着书包进了厕所。走出来时,裤兜鼓鼓的,里面满满当当装着弹夹,手里握着那把手枪。紧接着,惨案发生。震耳欲聋的枪响过后,走廊上弥漫着血腥味和火药味。举着枪的克伦布利,却异常冷静。
·2021年12月1日,牛津高中校门前堆满了鲜花与卡片。
亡命父母
克伦布利大开杀戒之际,父母的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
案发那天,克伦布利的父母回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听到消息,说他们的宝贝儿子正在学校滥杀无辜。发现大事不妙,两人决定亡命天涯。他们驱车20多公里,在一处偏僻的自动取款机上取走4000美元,还来了个缓兵之计,让律师传话给警方:“由于某些考虑,我们暂时离开住所。”
他们联系了一个老朋友,对方答应帮助他们潜逃出国。按照夫妇俩的计划,他们准备先躲避一下风头,然后找机会逃往加拿大。珍妮弗告诉一位朋友:“儿子的命运已经走到尽头,我必须照顾好自己。”
·黑色圆点为夫妻二人藏匿之处,与加拿大(右下角)隔河相望,虚线为国境线。
然而,警方加大了边境盘查力度,风头不但没过去,两人还上了通缉名单,各被悬赏1万美元。12月4日,有人发现了这对亡命夫妻的汽车,通报了警察。
美国法警局、奥克兰县逃犯搜寻队、底特律警察局等部门立即联合开展搜捕,很快,夫妻两人被捕。至此,克伦布利一家三口都进了监狱。
在枪击案发生3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克兰县检察官凯伦·麦克唐纳就神情凝重而坚定地宣布,她将同时起诉枪手和父母。2024年4月9日,当地法院宣判,这对父母都被以过失杀人罪判处入狱10至15年。
麦克唐纳难以相信,竟有父母会如此鲁莽地购买枪支,并告诉他们孤僻、沉迷于枪支和暴力游戏的孩子,枪是属于他的。她在起诉书中写道,以前从未对校园枪手的父母提出过刑事指控,但自己这次必须这样做。“作为母亲,我很愤怒;作为检察官,我很愤怒;作为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我很愤怒。”
麦克唐纳说,克伦布利在3个社交平台上发布阴暗的文字和可怖的照片。她相信,其他任何尽到抚养义务的父母,都不会放任自己的孩子陷入深渊而无动于衷。
·案发前,克伦布利在社交媒体上发图炫耀:“我的新‘美人’。”
麦克唐纳通过枪击案幸存者、警方调查人员和学校员工的证词等多方证据,证明了这对父母允许十几岁的儿子接触枪支并忽视其精神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迹象是“严重疏忽”。这足以瓦解这对父母抛出的“哎呀,我们不知道宝宝会干出这种事”的辩解。
泰和泰华盛顿律师事务所程绍铭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这对父母被判过失杀人罪,主要因为其并不存在杀人主观故意,只有过失,即监管不力。此案中,父母最大的过失是,在孩子提出自己出现幻觉时,没有及时给予救治。另外,父母在孩子15岁时送了他一支枪,这支枪最终成为杀人工具。”
子不教,父之过?
密歇根州参议员拜尔表示,在奥克兰县,由于父母的粗心大意,经常有儿童死于枪击,但这些父母几乎从未被指控犯罪。据美媒报道,詹姆斯和珍妮弗“是美国第一对因孩子制造校园枪击惨案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父母”。
目前,美国民众几乎一边倒地为这一判决叫好。“孩子不是给你体验当父母的乐趣时赠送的什么挂件玩偶,而是生了就必须负责。”“这根本算不上‘连坐’,法院只不过是在让他们为自己严重的失职,为这场本可以被他们阻止的校园枪击案,付出应付的代价罢了。”
美国媒体也多对此表示支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总结:“检察官们开始试图追究那些并没有扣动扳机的人和公司的责任。”《华盛顿邮报》题为《当孩子犯下大规模枪击案,须向失责的父母提出指控》的评论文章。
程绍铭认为,当地法院开创美国历史先例,追究制造校园枪击惨案少年父母的刑事责任,“对父母监管子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相关报告显示,在美国,460 万儿童生活在枪支未上锁的家庭中。2021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0% 的父母认为他们已经“充分保护了自己的武器”,1/3的青少年则表示自己可以在5分钟内找到枪支。2020 年,美国有 4368 名儿童死于枪伤,枪击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1/3是自杀。
·2023年4月17日,美国民众在华盛顿参加控枪游行,呼吁禁止销售攻击性武器,应对美国枪支暴力问题。
程绍铭说:“据了解,美国每年造成重大死伤的校园枪击案已超过200起。在这些案例中,学校也有责任。 除对枪支监管不力之外,青少年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也是校园惨案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在美国,对行凶者家属提起刑事指控,或许是一个治理思路,却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此类问题。”
总监制: 张 勉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凌 云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