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石拐区老人刘子青,在自己53岁的时候,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零基础学跳舞。
十年来,从压腿练功,到登上舞台,如今已63岁的刘子青,用坚持与热爱实现了他的舞蹈梦!他的投入和活力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近日,刘子青登上了央视的舞台。一帧帧画面,记录了他练功的日常,也让这个眼中有光的银发舞者,在全国观众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用刘子青的话说,自己人生最精彩的时光,正是53岁之后,自己重拾舞蹈梦的这十年。
刘子青出生在包头市固阳县公义店村,和舞蹈结缘,源于儿时电影放映队在村里播放过的一部电影——舞剧《红色娘子军》。
刘子青:小时候我看了舞剧《红色娘子军》,这个村里演完那个村演,我就几个村子里追着看,看了十几遍。那个舞蹈呀,跳得多么好!我就心里思慕,我多会儿能会跳啊。
刘子青兄妹六人,8岁时父亲离世,一家人日子过得更为清苦,他只能把关于舞蹈的梦想深深地埋在心底。
随着乡村振兴,刘子青一家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特别是子女长大成家后,他和老伴儿的生活变成了忙时种种地、闲时打点工,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直到53岁那年,他为自己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自学舞蹈。
刘子青:我一直就心里思慕跳舞这个事儿,有一天在电视上,我就看见人家教基本功了,我说看能练成练不成。
就这样,在农田干活时,刘子青学着练习舞步;打工下班后,就在街边的健身器上苦练基本功;回到家,更是站着练、坐着练,就连睡觉都时常保持着压腿的动作。
看着上了年纪想起练舞蹈的刘子青,虽然老伴儿和孩子都还算支持,却引来邻居们的不少议论。
刘子青:我在那儿练功呢,下腰下腿呢,有的人说,老也老了,把肠子还崩断了,疯了;有的人说,老也老了,儿媳妇也有了,孙子也有了,没调了。我假装没听见,他说他的。
记者:中间一次也没想过放弃吗?
刘子青:(坚定地回答):一次也没有!越练越高兴!
刘子青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之所以不在意别人的议论,除了因为热爱舞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健康。
刘子青:原来我身体一直不好,跳了10年舞蹈,我的胃挺好了,以前多少年,胃一直不好,跳舞让这些病都没了。
要实现舞蹈梦想,自学远远不够。为此,刘子青先后走进包头师范学院和专业舞蹈训练室拜师学艺。
对于这位自己从教生涯以来遇到的唯一一位“业余”旁听生,包头师范学院舞蹈专业教师史建兴印象深刻。
史建兴:因为他第一天来刚好碰到我的基本功课。基本功课其实挺枯燥的,就是一会儿弯腿,一会儿下腰,我们的学生表情很痛苦,就是觉得在忍受。他就是特别享受,而且能笑出声。就好像人在做梦的时候,梦到特别喜欢高兴的一件事,然后就笑出来,我特别感动!
为了上好一堂舞蹈课,刘子青每一次都是提前3小时就坐公交车赶往市区,早一个小时到达教室。他说,早点来是因为他想跳舞。
刘子青:挺高兴嘛!虽然我人老了,我来这儿,我觉得我心里面,好像也是娃娃。
说这话的时候,刘子青黝黑的面庞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流露着特别的光彩,有对儿时梦想的魂牵梦绕,也有对于舞蹈的顽强执着……
53岁开始学舞蹈到现在,整整十年,这个毫无舞蹈基础的“农村大爷”终于成功转型,他曾登上包头师范学院舞台和大学生们共同起舞,也曾走上农牧民风采展示晚会,微笑着、含着热泪,奔放一舞!
刘子青说,有梦想,永远都不晚!
刘子青:希望自己在真正的大舞台上,有一个自己的美好的作品。虽然人老了,但是我的心永远不老。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你的样子,是坚持热爱、坚守初心;
你的样子,是十年不辍、舞动人生。
你的样子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本文出自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
记者|宝音 红叶 张玉纯 赵敏 李强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