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盲“女飞人”刘翠青再夺冠,她还有了新的“眼睛”

2023-10-29 08:46:49来源:央视新闻微信作者:周培培 李志贵
原标题:全盲“女飞人”再夺冠!她还有了新的“眼睛”

28日上午,杭州亚残运会女子400米T11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翠青(搭档领跑员陈圣明)以56秒53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刷新亚残运会纪录。这也是她在本次亚残运会收获的第3枚金牌。‍‍‍‍‍‍‍‍‍‍‍‍‍‍‍‍

这位全盲“女飞人”曾在东京残奥会上,打破女子400米的残奥会纪录,本届亚残运会已是这位32岁老将第四次征战亚残运会。

01

刘翠青出生在广西南宁,10岁时因眼疾未能及时治疗,不幸失明。进入盲校读书后,刘翠青练过盲人门球,后来因为极具跑步天赋,被选入广西残疾人田径队,之后入选国家队。

凭着一股拼劲儿,刘翠青成长得十分迅速。在亚残运会、残奥会、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中夺得多枚金牌。

2014年仁川亚残运会上,刘翠青狂揽100米、200米、400米、4×100米、跳远五个项目的金牌。网友称赞她为“中国女飞人”,而与之并肩作战的,是一名叫做徐冬林的领跑员。

赛场上,刘翠青和徐冬林靠着10厘米的牵引绳并肩作战。对刘翠青而言,这根绳子是“眼睛”,更是信任,只要牵起牵引绳,二人就是彼此的“外挂”。她曾说,假如有一天能恢复光明,第一眼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领跑员。

东京残奥会上,30岁的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带着伤病,拼尽全力,最终获得200米和400米两枚金牌,并在400米比赛中以56秒25的成绩创造新的残奥会纪录。

02

今年5月,因为徐冬林的伤病,刘翠青换了新的搭档——领跑员陈圣明。曾经也是运动员的陈圣明,在接触到盲人领跑员后被深深打动,决定也去做一名领跑员。“我觉得这个角色很不容易,是和运动员相互成就,也是延续我的体育梦想。”

然而两人一开始磨合,就遇到不小的困难。两个跑步习惯完全不同的人要做到完全整齐划一,臂摆多高、步迈多大,都需要控制。

刘翠青说,自己要靠绳子的触感来感觉领跑员的摆臂、抬腿,“磨合持续了大概一个月,因为他是第一次接触盲人,摆臂会甩来甩去的,我们就会不在一条线上。”

作为领跑员兼助理教练,陈圣明开始学着克制自己,改为以刘翠青为主,改变肌肉记忆,在慢跑中加快磨合。“类似于喊口号式的‘一二一’,两个人,你迈左脚我迈右脚,同步之后慢慢习惯,练习了大概半个多月。”

陈圣明说,自己改动最大的地方就是手臂,“自己跑摆到胸前的位置就可以了,但作为引导员,要把摆臂放在两个人的居中位置,这样才能达到两个人同步向前。”

为了培养信任感,两人形影不离,从生活习惯到训练细节都密切配合,努力提高默契度。两人搭档磨合至今不到半年,在刘翠青看来,“磨合度有大概80%。”

03

本届杭州亚残运会前,这个老带新的新组合目标也十分明确,“希望在自己家门口升国旗、奏国歌。”

亚残运会比赛期间,已经退役的徐冬林也来到现场为刘翠青加油,“以前在赛场上,我们一起努力奋斗,现在只能在看台上给她呐喊助威了。”

刘翠青在女子200米T11级决赛中夺冠后,徐冬林将国旗给到新的领跑员陈圣明,看到陈圣明和刘翠青身披国旗的时刻,徐冬林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刘翠青也把颁奖鲜花送给徐冬林,挽着两位领跑员合照,一起分享荣誉。

陈圣明说,非常感谢徐冬林打下的八年基础,近几个月来,正是徐冬林将经验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分享给他,他和刘翠青才能顺利取得现在的好成绩。

 

这份冠军荣誉

属于共同努力的三个人

为你们点赞

责任编辑:李佩蔺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