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危机下,英国人越来越担心未来将去向何方

2022-10-17 11:22:05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作者:葛石陌
原标题:【锐见】英国人越来越担心:“我们将去向哪里?”

10月的一天,25岁的英国女子杰德·安德森从萨默塞特郡赶到伦敦市中心的国王十字路口。和其他聚集到这里的人一样,她想要表达的是“受够了”,要求英国政府“冻结价格,而不是让民众受冻”。

安德森是一名教师,目前仍然和父母住在一起,因为她负担不起高昂的房租和能源费用。安德森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为了养家糊口,他值班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我们已经在收集木材准备过冬了。”安德森说。

今年以来,英国通胀率一路攀升,7月份更是达到10.1%,刷新198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路透社报道称,这使得英国成为首个物价涨幅达到两位数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英国央行预计,英国第四季度的通胀将超过13%。花旗集团预估,英国明年1月的通胀可能要超过18%。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节省开支”的讨论已经成为英国人的家常便饭:在办公室“薅羊毛”充电、在健身房洗完澡再回家、在超市拿着小本本货比三家、在家研究最省钱的食谱......“每样东西都在涨价,”一位伦敦市民说,“我的退休金没有涨。我同时打着几份工,但薪水都没有涨。我暗暗祈祷,希望房东不要涨房租。”

分析人士指出,燃料和能源价格是推动英国通胀飙升的最大因素。根据英国能源监管机构的测算,从10月开始,英国家庭平均每年将支付3549英镑的取暖费,几乎是去年的三倍。伦敦市民杰伊说,她的能源账单从去年每月的97英镑涨到了现在的233英镑。“这太贵了,我去哪儿弄这么多钱?”

在能源危机的重压下,囤积木材过冬不只是安德森一家的选择。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从7月到9月,英国人共买了3.5万台火炉来烧柴取暖,火炉的销量同比上升40%。而为了切割木材,电锯的需求也在飙升。一位英国网友自嘲道:“很幸运,我的花园里还有几棵老树。我还有电锯、炉子,我得好好利用它们!”


《每日邮报》文章标题截图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英国与美国一起极力推动对俄制裁,大搞能源脱钩。英国政府宣布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停止从俄进口煤炭和石油,并且尽快结束天然气进口。这一做法直接推高了能源价格。“而我们成了直接受害者,承受着越来越高的油价、电价、零售价。”一位英国民众说。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洲已经成为受俄乌冲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英国商会警告说,英国经济将在今年年底前陷入衰退。

在英国,除了家庭,承受通胀压力的还有企业。

英格兰一家洗衣店老板瓦尔·伯罗斯说,她最近接到通知,店里的能源账单将从每年1万英镑涨到1.6万英镑。她已经将洗衣价格提升三分之一,可还是达不到收支平衡。“我可能要考虑明年关门了。”64岁的伯罗斯说。

另一家炸鱼薯条店的老板巴里·辛格说,他卖的食品一份已涨到10英镑左右(差不多折合人民币81元)。然而他还在考虑涨价,“不涨价会亏本,涨了价又怕把顾客吓走”。

英国炸鱼店用的鱼原本大量从俄罗斯进口。英国对俄实施制裁以来,从俄进口商品的关税大幅提升。最终,鱼的价格涨了,土豆的价格涨了,能源的价格也涨了。

由于成本激增,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英格兰和威尔士破产的公司数量达到5629家,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学家警告说,英国冬季可能还会再出现一波破产潮。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英国明年可能成为七国集团中经济增速最低、通胀水平最高的国家。

凛冬将至,英国民众对未来的担忧日益加深。一家餐厅的老板安德烈亚斯·安东纳说:“我觉得我正站在悬崖边上问自己‘什么时候会掉下去?’”

面对创纪录的通胀、徘徊在衰退边缘的经济,9月初上台的英国首相特拉斯推出了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包括能源补贴、大规模减税、开采油气资源等,试图提振经济。然而事与愿违。英国各行各业的人纷纷罢工,抗议继续飙升的价格,要求涨薪。

其中,一项“180度大转弯”的减税政策引发了英国国内巨大争议。9月23日,特拉斯推出一项450亿英镑的减税计划,其中包括取消45%的最高所得税税率。然而这项措施被认为是给富人减税,将加剧英国国内的不平等。另外,投资者认为,在没有削减政府支出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推出减税政策,必然会导致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将不得不增大发债力度。

事实上,这项计划宣布后,英镑应声下跌,英国政府债券遭到猛烈抛售。英国央行不得不紧急出手救市,通过大举购债稳住金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高通胀背景下,借债减税无异于“饮鸩止渴”。他们还担心,此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推高利率,最终让民众埋单。在巨大质疑声中,特拉斯政府10月3日不得不宣布取消最高所得税税率计划。

在上台前,特拉斯曾承诺把钱“放回人们的口袋”。如今,根据埃菲社公布的一项最新民调,特拉斯在选民中的“好感度”下降到“-59”,比前任首相约翰逊更不受欢迎。

英国智库决议基金会分析道,在当前形势下,如果政府不能提供有效的干预,英国家庭将面临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生活水平降幅。

事实上,英国经济存在长期结构性问题,而非简单的输入型通胀。据分析,英国产业空心化严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同时缺乏提振产业的渠道,这导致刺激性的财政政策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近日刊文称,数十年的工资停滞、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等,也是困扰英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都不是一项刺激计划能“治好”的。

目前,最新民调显示英国保守党的支持率仅为22%。英媒报道称,“一股不安情绪正在整个保守党内蔓延”。在选举政治的作用下,经济危机有可能会成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

重压之下,英国民众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经济困境、能源危机、不稳定的政局叠加在一起,英国民众不禁要问:“我们将去向哪里?”(葛石陌)

责任编辑:邱小宸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