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综艺节目《中餐厅8》中,有一位全能的法国主厨。他是团队的全自动翻译机,在关键时刻开启中法双语自由切换模式;他是餐厅的掌勺大厨,从国风青花瓷慕斯到荷叶叫花鸡,一系列“功夫菜”赢得满堂喝彩。
随着这部综艺带来的巨大流量,这位堪称全能合伙人的法国主厨戴广坦,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也被更多网友熟知。
孙中钦 摄
在社交媒体上,他更是全网粉丝超过600万的 “二声哥哥”,从巴黎的法式甜味可丽饼到中国的腐乳肘子饭,不论是中餐还是西餐,统统被他收入锅中。在他的评论区里,网友纷纷喊话“广坦主厨求教程”“广坦老师求点评”。
除了法国厨师、美食博主的身份,戴广坦还是一位来自上海的“洋女婿”。在上海待了15年的他,日渐观察着这座城市的更多变化。
新民晚报此前采访:戴广坦:炒蛋、豆腐煲、土豆烧刀豆,法国厨师生涯始于这三道中餐
喜欢“二声哥哥”这个称呼
法国吉维尼小镇安静的海边,突然传出阵阵普通话的吆喝声,“新鲜出锅的麻辣烫,有人要吃吗?”“Chinese food,Do you want to try?”这些声音惹得周围的游客纷纷驻足,好奇地打量。
餐车外,虞书欣施展浑身解数,开启吃播揽客模式,与黄晓明打配合,装作顾客上演情景小剧场,边吃边说“Mini Hot Pot,真的太好吃了”;餐车内,主厨戴广坦有条不紊地准备餐食,他将牛肉丸、金针菇等各类食材放入咕嘟咕嘟沸腾的汤汁中,当食材煮熟后,撒一把葱花点缀,再浇几勺浓郁的汤料,一份香喷喷的麻辣烫就完成了。
戴广坦参加《中餐厅》
这是热播综艺《中餐厅》中引发话题讨论的一幕,为什么会选择在法国的海边售卖麻辣烫这种辣味美食呢?
在戴广坦看来,能够向外国人分享中国受欢迎的菜品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法国传统中人们是完全不吃辣的,对于他们而言,中国麻辣烫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除了综艺大厨这层身份,戴广坦还是个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超过600万粉丝的美食博主。《中餐厅》播出后,不少网友纷纷喊话戴广坦,表示想要学习同款红油麻辣烫。
倒入大葱、生姜等食材油煎提香,再加上郫县豆瓣酱和火锅底料进行翻炒,当锅内的汤汁沸腾,下入串好的食材任红油包裹,一份鲜香浓郁的麻辣烫就这样轻松拿下。通过短视频,戴广坦把他学习到的中国美食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截至目前,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麻辣烫制作视频已有数万名网友点赞。
戴广坦的短视频总是有个经典开头:“大家好,我是广坦。”即使现在已经可以无障碍地使用普通话交流,但他的普通话似乎一直带着“法棍味”——每个字发音都是向上扬的二声调。于是,粉丝给他冠以“二声哥哥”的称号。
谈及这个称号,他笑言,这或许是自己的一个特色,粉丝能够给自己起一个“小名”说明对自己很有感情。他表示,这样的称呼让他感到很亲切,在无形当中拉近了自己与粉丝的距离。
喜欢看粉丝反馈的“小作业”
戴广坦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看粉丝反馈的“小作业”,有时在粉丝的一张照片里看到一大桌中餐里面有一盘自己发布过教程的法餐,还是很有感触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戴广坦也经常在上海的街头偶遇到喜欢他的粉丝。戴广坦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宠物店遇到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孩,向他展示了手机里面的十几张照片,全部都是自己跟着他的教程视频做的法国菜。他发现,这位粉丝尝试的都是一些要做很久且很难的功夫菜,甚至有一道要烤九个小时。在震惊之余,他感到心里暖暖的,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感受到,原来自己的视频能够帮助很多人增进他们的厨艺。
戴广坦很喜欢和粉丝在社交媒体上互动
在戴广坦看来,美食可以激发人的好奇心,促使着人们了解更多美食背后的文化。他举例分享道,有一次在《中餐厅》为法国的食客做了一份梅干菜五花肉卷,当他们询问里面黑黑的东西是什么时,他会告诉他们,这个是梅干菜,梅干菜来自中国绍兴,绍兴在哪里,绍兴的饮食文化是怎样的等等,“全世界没有人不喜欢吃好吃的东西,从美食切入,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洋女婿”爱上本帮红烧肉
戴广坦已经在上海生活了15年。他还记得,第一次来上海是在同济大学读书,短暂地生活了6个月后就搬到了北京。但很快,一封来自上海的offer向他飞来。
“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期间,我所就读的法国博古斯学院需要在上海开一个分校,当时我的师傅就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前往上海,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就这样,戴广坦再次回到了上海,并待到现在。
如果说人生有些事是命中注定,那么有些事则纯属意外。在上海工作过程中,戴广坦邂逅了他的妻子,“她是上海人,对家乡特别有感情,总是喜欢拉着我分享她在上海喜欢的生活方式。”提到自己的爱人,戴广坦的眼神中满满的都是爱,直到回忆起身为“洋女婿”的他,第一次去岳父家里作客,即使过了这么多年,面色中还是透露着些许紧张。那是他第一次真正地走进上海人家。
戴广坦和妻子
如今,在妻子和上海家人的影响下,戴广坦的口味也被影响,响油鳝丝、八宝葫芦鸭、排骨年糕……他开始学做一道道上海美食,但在他心中排名第一的却是本帮红烧肉,“我上次回法国给家人做了一大桌中餐,最受欢迎的就是这道菜,我姐夫甚至让我现场教他怎么做,现在他几乎每周都要做一次。”
在戴广坦眼中,上海菜的最大特色就是融合,因为受到了很多地方的影响,在他眼中,这些美食背后代表着的就是上海的包容,“我还观察到现在上海菜的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涌现出不少做创意菜的年轻厨师,他们正在用更加个性化的方式传承上海菜。”
在上海,戴广坦不止是锅碗瓢盆的生活,还有街头巷尾的诗意。他喜欢在上海到处Citywalk,喜欢在苏州河沿岸散步,也喜欢去徐汇西岸的美术馆逛展。他发现,这些年来城市更新有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非商业区域明显在增多,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变多了。
身为法国人的他,在这座罗曼蒂克的城市里,总会必不可少地被问到对浪漫的理解。这次,戴广坦向记者分享了他的一个特别观点,“其实很多人觉得我们法国人很松弛,工作不用太紧太卷,包括来上海也一样。但其实,你想要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都要很努力,就像我的姐姐,她下午五点下班后,还要一个人带三个小孩。我想,这就是我眼中的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想在海外社交平台教学中餐
戴广坦现在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留在中国,留在上海。
聊起喜欢上海的理由,这位法国人瞬间打开自己的话匣。在他眼中,这座城市的规划做得特别好,“作为一个超大城市,虽然囊括了众多人口,但交通还是很通顺,外国人在这里生活的方便度、舒服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国外的食材或者东西都可以买到。不想入乡随俗改变自己的口味也没关系。”
虽然《中餐厅》带来的热度总有一天会褪去,但对于戴广坦而言,自己传播中国美食的这份热情却如同细水长流。谈起未来的打算,他说,想要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分享如何学做中餐,将自己学到的精髓传播出去。
他发现,许多外国人对中餐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他们分不清中国的各色菜系,也搞不清楚生抽、老抽、蚝油到底有什么区别,所以他想以美食为桥梁,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中餐,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戴广坦相信,从外国人的角度看中餐,一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