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首届“丝路友好使者”盛典在京举行

2020-12-21 19:41:00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冯璐
小号 中号 大号
  2020年12月21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本刊承办的2020首届“丝路友好使者”盛典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在100多位候选者中评选出10个国家的10位个人、1个团体作为“丝路友好使者”,涵盖农业、工业、航运、艺术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一带一路”不仅是增长之路、繁荣之路,更是文明之路、合作之路。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杨传堂致辞时说:“我们要表彰的是新空间、新实践、新贡献的拥护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他们是新时代的‘丝路友好使者’。”他表示,历史上的丝路友好使者共同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交融和互学互鉴,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丝路友好使者”盛典活动,就是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通过讲述“一带一路”建设者们的精彩故事,共绘“一带一路”建设蓝图,共筑“一带一路”发展梦想,共砌“一带一路”民意基础。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在致辞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是人文基础和社会根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点和落脚点。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为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人文格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媒体责无旁贷。人民日报愿与各国媒体同仁一道,把握共建“一带一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深入“一带一路”建设第一线、最前沿报道,更加鲜活地把“一带一路”建设者的故事讲精讲细讲好。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许红海在欢迎词中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活动,讲好“一带一路”建设者的动人故事,凝聚“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力,共创“一带一路”建设美好未来。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何建中,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第五届副理事长孔丹,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曹卫洲,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孙安民出席活动。
  此次获奖的“丝路友好使者”是“一带一路”的拥护者、受益者和建设者,更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友好使者。
  13年前,元朝辉(中国)和阿妮塔(哈萨克斯坦)夫妇创办了“丝路城”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业务逐步扩大至中亚多国及俄罗斯。他们希望通过跨境电商帮助中小企业商通丝路,让更多的沿线国家人民享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在盛典现场,阿妮塔表示:“我们会继续努力,为促进中哈两国在文化贸易方面的交流做出更多贡献。”
  中企的跨国发展需要能被当地接受的管理模式,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希腊籍商务经理塔索斯·瓦姆瓦基季斯对此深有感触。比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中远海运在当地经营之初,本地员工出现了一些抵触情绪。塔索斯深刻体会到“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东方管理智慧,化解同事的负面情绪,帮助企业顺利度过磨合期。
  在世界西南端,还有这样一位丝路的守护者——阿根廷孔拉水电站公共关系经理马里亚诺·穆索。他说:“我来自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阿根廷最大能源项目。项目为增进中阿民心相通、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做出了贡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积极和各方沟通,使孔拉水电站成为阿根廷疫情期间唯一没有停工的工程。
  来自越南贫穷山村的黎文军是中国企业家公益助学的受益者。结束在华留学后,他决定帮助恩人创业,以在越南推广中国农机为己任,书写了一段跨越国别、互帮互助的佳话。中国农机已覆盖到越南全国约60个省市,帮助很多越南农民走上致富之路。黎文军说:“我将继续奔走在田间地头,把更多‘中国制造’带到越南。”
  尼泊尔人高亮毕业于复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多次举行讲座介绍中国发展经验,组织和“一带一路”相关的研讨会议,搭建起两国学术交流的平台。在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中,从事旅游业的他第一时间派直升机营救受困的中国登山者。他表示,自己90%的时间都和中国有关,两国的文化交流,已经渗透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白俄罗斯的卡罗杰耶夫·基里尔·尤里耶维奇也是“中国通”。自2010年中白合作筹建“中白巨石工业园”以来,身为第一副总经理的他就不辞辛苦地多次往返两国,并前往苏州学习工业园区建设经验。在他的穿针引线下,中白工业园区顺利开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更是在协调两地物资运输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卡罗杰耶夫还参与编写了“白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丛书,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收获今天的成果,离不开海外学者的潜心研究与积极推动。俄罗斯经济学家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列梅加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践行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访华的他,亲历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城乡蓬勃发展进程。近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很多项目在俄罗斯落地。他在俄罗斯国内积极介绍“一带一路”,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俄社会的积极回应提供了学术支持。他坚信,“一带一路”构想的实现,能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俄罗斯驻华大使馆高级参赞诺卧秀罗夫·马克西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列梅加未来能够在深化俄中双边关系方面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巴基斯坦的沙巴兹阿里博士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健康走廊,先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巴药品安全联合实验室”在中国成立。同时,作为青岛滨海学院南亚校区副校长,沙巴兹阿里帮助巴基斯坦医学生参加中医线上培训,推动中医在巴基斯坦的传播和发展。
  贾韦德·阿夫里迪是海尔巴基斯坦分公司的CEO,将海尔打造成为巴基斯坦人人熟知且信赖的中国家电品牌,建立了追求卓越的海尔巴基斯坦组织文化,并推动中国品牌与巴基斯坦国球——板球运动的有机结合。他说,板球和海尔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教会人们对待生活永远饱含激情。海尔集团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庆福代贾韦德在现场领奖,他说:“贾韦德的获奖是对全体海尔人的激励,我们会继续践行‘使者’使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苏丹姑娘萨拉·默罕默德13年前开始学习汉语,在西北师范大学读研归国后,加入苏丹孔子学院,带动了当地人学习汉语的热潮。她让更多苏丹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她的事迹,是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无数和萨拉一样的老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交流,架起了一座语言之桥。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是世界首个将《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艺术团体,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早在1958年,该团一行46人就冲破重重阻力首次访华演出。60多年来,该团16次来华演出《白毛女》,感染无数观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团高喊“中国加油”的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让许多中国人感受到日本友人真挚的祝愿与支持。
  盛典现场还启动了丝路梦想基金,分别支持此次获奖的丝路友好使者实现一个人生愿望。有“使者”希望成立推广中国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的东盟农机服务联盟,有“使者”提出在贫困地区打造“一带一路”医院,还有“使者”梦想带着《白毛女》在“一带一路”沿线演出……
  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工作人员出席了活动。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公使狄诺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历史的传承,对助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冯璐)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