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 14:20:20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郑敖天
小号
中号
大号
他们是海外的中医传承人,在世界续写中医“悬壶济世”的博爱精神
拉蒙·马利亚·卡尔杜克:西班牙首个政府卫生部门批准的中医诊所的开办者,推动西班牙建立中医监管体系。2022年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盖亚·萨图里安:亚美尼亚医学翻译,推动中医国际学术交流。2022年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保罗·麦卡德尔:爱尔兰中医,以中西合璧的诊疗方案赢得民众信任。2022年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郑建强: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主席,自研新冠抗疫代茶饮“五叶饮”。2022年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洪维浩:来自印度尼西亚中医世家,将自研预防新冠的草药包免费送给当地民众。2022年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张家玄:马来西亚卫生部国家癌症中心传统与辅助医药科主任,通过网络为全马因受新冠肺炎影响而需要中医药帮助的民众提供服务。2022年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梁玮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医校友会副主席,用针灸和中医药控制新冠患者的症状。2022年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代名医江瓘的名言,代表了千百年来中医师的庄严承诺。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今天,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正成为共识。中医药已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章节,中医药就此进入世界主流医学体系。针灸、推拿、火罐、养生等中医药疗法与理念,在国际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这些成就的背后,有无数海外中医药从业者和支持者的辛勤研究与推广。他们有的因机缘成为中医药国际交流的桥梁,有的长期为所在国民众治疗疾病,有的则在新冠疫情中用中医药帮助当地民众抵抗病魔。
在西班牙中医界,拉蒙·马利亚·卡尔杜克博士(下文称拉蒙)的名字无人不晓。32年前,拉蒙与北京广安门医院合作,在自己的家乡安波斯塔市办起第一家中医诊所。如今,该诊所在西班牙各地建立了15个门诊部,每年为2万多名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拉蒙还组织欧洲中医基金会,将中国《新冠诊疗方案(第七版)》中医部分译为西班牙语,助力抗疫。
拉蒙与中医的缘分,要从他“跨国救子”讲起。30多年前,拉蒙的幼子患上重病,西班牙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濒临绝望之际,他决定带儿子远赴中国,接受中医疗法。在中医师的悉心治疗与调养下,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生命得以延长,拉蒙也坚定了将中医引入西班牙的信念。
中医诊所创建之初,西班牙社会对中医缺乏了解,拉蒙承受了巨大压力,一度还被当地医生起诉。但他从未泄气,30多年里,他努力向社会各界宣传中医知识,编写、翻译了数十种西班牙文中医药专业书籍,建立了西班牙第一所中医高等学校,并积极推动制定中医针灸国际标准。在他的努力下,中医获得了西班牙社会的认可,为许多西班牙人带来了健康的生活。
拉蒙(右)正在参与中医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无独有偶,亚美尼亚姑娘盖亚·萨图里安(下文称盖亚)也为中医国际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完成中医学业后,她前往俄罗斯,在莫斯科从事中医医学翻译,将大量中医文献翻译成俄文。加入俄罗斯针灸医生协会后,盖亚多次组织俄罗斯医生前往中国进修,并在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针灸大会”。这些都促进了中俄两国的中医学术交流,让中医在俄罗斯社会中进一步生根发芽。新冠疫情出现后,盖亚亲自参与抗疫,为多名新冠患者提供了治疗。
与盖亚不同,爱尔兰医生保罗·麦卡德尔(下文称保罗)与中医“因武结缘”。作为武术爱好者,他在学习中国武术时,了解到了中医理念,并立下了成为中医师的志向。在英国完成中医教育后,保罗发扬了自己通晓中西医的优势,通过中西合璧的诊疗方案诊治疑难杂症,大幅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让更多英国人从此开始信任中医。
盖亚正在参与中医学术交流活动
2022年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此鼓励下,世界各地的中医师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了全球抗疫防疫工作中,以自己的方式践行中医“悬壶济世”的理念。
历史悠久的中医,向来坚持“师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这一观念也在海外中医界得到了广泛发扬。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主席郑建强通过研究清代古方“五叶芦根汤”,研制出了“五叶饮”作为抗疫代茶饮,并向当地民众推广。2020年3月,他召集成立了“马来西亚中医药抗疫工作小组”,与马来西亚卫生部国家癌症中心传统与辅助医药科主任张家玄一起制定了使用中药抗击新冠疫情的方案。他还带领中医师进入新冠肺炎隔离与治疗中心,与西医团队携手抗疫,赢得了广泛赞誉。
在抗疫工作中,出身印度尼西亚中医世家的洪维浩当仁不让。他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印尼泗水市开设了中医诊所,并从2019年起担任印尼中医协会东爪哇分会主席。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后,他基于温病学理论,结合中医古方研制出了一款适合印尼本土情况的草药配方,并向当地社区免费分发了近千包草药,得到了患者的一致称赞。与此同时,他将中医与印尼传统医学结合取得的成果,也获得了印尼社会的认可。
郑建强(左三)、张家玄(右一)给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央医院捐赠物品
2022年7月,郑建强、张家玄和洪维浩作为东盟中医界代表,参加了中国工程院-东盟工程与科技院举办的“中医与新冠的预防和复原调护学术研讨会”,促进中医在防疫抗疫事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医讲究“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医校友会副主席梁玮真就是这一思想的贯彻者。新冠疫情出现后,她积极参与抗疫工作,使用中医药和针灸减轻病人症状,并通过食疗等方式帮助病人康复。她也非常关注疫情期间居民的心理状况,并多次撰文,从中医角度探讨如何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帮助新加坡人度过疫情难关。
2022年5月,以上7位“中医知音”作为海外中医药从业者和支持者的优秀代表,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拉蒙说过,中医和中国文化是相通的,只有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如他所说,这些名扬海外的“中医知音”们,不仅继承了中医的高超医术,也秉承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敬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理念,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郑敖天
2022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