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念:能助力中国酒业发展是最开心的事
刘念:能助力中国酒业发展是最开心的事

2020年,食研院身份再次转变,进行公司化转制。随后,于2021年底成建制转入四川振兴集团。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对新的挑战。“以前主要是技术市场,不够接地气,现在更加注重消费市场,关注到消费者。”刘念认为,如何增强经济效益,这是食研院面临的挑战。但正如它一路助力白酒产业发展的经历,细心服务、勉励创新,也定将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蒲实:37载深耕纺织业 走实高质量发展路
蒲实:37载深耕纺织业 走实高质量发展路

“如今,我们迎来了第二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蒲实介绍,并入四川振兴集团后,集团的金融活水再次让省纺科院的技术科研焕发新活力,“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也会借此再上一个新台阶。”机遇之下不乏挑战,“四川振兴集团在企业管理、发展目标等方面要求很高,我院作为科研属性的转制院所,在经营管理、高质量服务市场、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与集团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于挑战,蒲实与同事欣然接受,一如遇到技术难关那般,快速地找到了攻克方向。

卜献鸿:织就茧丝绸产业“蝶变梦”
卜献鸿:织就茧丝绸产业“蝶变梦”

四十余载光阴,省丝绸院历经几次重大转折:2001年转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2020年改制为公司,2021年并入四川振兴集团。“每一次转折,是挑战,也是机遇。”郑丹信心满满地说,基金赋能科技发展,相信加入四川振兴集团后,能够更好地推动省丝绸院进行技术创新、参与市场竞争。未来,科技与基金如何实现深度融合,也是需要双方共同探讨的课题。

彭玮:产研结合 走一条自主创“心”路
彭玮:产研结合 走一条自主创“心”路

2021年底,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要求,川机院整体划转并入四川振兴集团,在“金融活水”的注入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入四川振兴集团后,我们充分感受到集团大家庭的厚爱。”彭玮坦言,并入四川振兴集团后,川机院不仅精神风貌为之一新,亦在许多方面,获得切实帮助。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帮助中密控股提升资本运作与投资能力;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带来了大量新的合作业务,拓宽了客户面、业务源等。

王强:三招助力“三项建设”
王强:三招助力“三项建设”

四川振兴集团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公司制产业投资基金,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授牌正式运行的省属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先后投资培育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领先、产业附加值高、引领带动效应强的企业。“四川振兴集团的关心,提升了省建材院资本运作与投资能力,让我们倍感温暖。”王强说,“我们与四川振兴集团的产业园公司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地方平台公司和产磷企业,正在携手打造占地245亩、总投资6亿元的绵竹绿色低碳建材产业园,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2.2亿元。”

马祥伟,潜心一“剂”保安全
马祥伟,潜心一“剂”保安全

2021年,省精化院划转到四川振兴集团,引来了金融活水,“我们曾经看好的项目如今可以放开手脚去投资。”陈郁介绍,作为四川振兴精细化工并购基金的合伙人,省精化院已参与完成与四川中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股东方的并购协议签署,为省精化院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带来很好的协同性和互补性。“不仅如此,集团通过生态赋能、产业赋能及人才赋能等,也将助推省精化院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卜炳策:精益求精,走好电子科技企业转型路
卜炳策:精益求精,走好电子科技企业转型路

而随着四川振兴新一代电子信息智慧产业园项目的筹备建设,旭光科技也将会有新的家,彼时,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亦能够进一步提升。“在集团搭建的大平台上,开启新的征程。”展望未来,卜炳策说,旭光科技将继续秉承“开放、变革、超越”的经营理念,以“让世界更智能、更美好”为使命,努力深耕于5G、物联网、军民融合、新能源汽车及车联网技术等领域,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的管理与高新的技术为强力支撑,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子科技企业”,让创新和改变引领企业发展。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