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川:完善康复救助体系,为脑瘫儿童托起新的希望

2023-03-06 16:24:49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作者:乔姝
小号 中号 大号

据统计,我国目前8500万名残疾人中,脑瘫患者约600万人,12岁以下的脑瘫儿童近200万人,每年新增脑瘫病例4万至5万人。近年来,我国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依然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财金健康产业集团脑瘫儿童公益救助中心主任王川提出了《完善全国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体系的建议》。

王川在讲解全国脑瘫儿童公益救助项目。受访者供图

作为残疾人事业工作者,王川发起“新的希望”全国脑瘫儿童公益救助项目,多年来以专业医疗技术为桥梁,投身脑瘫儿童公益救助工作。在王川看来,我国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疗设备研发投入不足、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脑瘫儿童人均康复救助经费仅能满足基本康复训练部分,无法有效解决前置的诊断治疗阶段的问题。”王川表示,“脑瘫儿童有关治疗的医技水平落后,结合创新技术的迭代应用较慢;通过科技创新结合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的研发机构数量少,投入总体较低;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及社会大众针对脑瘫儿童康复救助的了解不够,没有发挥好公益慈善捐赠的补充作用。”

王川建议,一方面,完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实现脑瘫儿童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救助。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慈善事业税收优惠制度,完善和落实激励政策措施,补短板强弱项,激发全社会关心慈善、参与慈善的热情。加大针对脑瘫儿童救助工作的资金投入,并保障各项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与执行。总结推广山东省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专项行动经验,在全国建立统一的脑瘫儿童监测与服务体系,规范脑瘫儿童筛查、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服务流程和质量管理。完善脑瘫儿童信息化基础建设,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优化脑瘫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审核,实现脑瘫儿童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互联互通与一体化救助。

另一方面,加快技术应用和服务探索,支持脑瘫儿童救治手段的迭代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生物技术应用助推器作用,鼓励和支持利用先进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提升脑瘫儿童治疗与康复的水平与服务供给,针对应用智能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创新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切实推动解决产业和企业的技术难题。

此外,倡导国企带头和全民参与,搭建社会性更强的公益慈善捐赠平台。探索设立全国脑瘫儿童公益专项基金,服务于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以公益慈善捐赠形式参与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团结凝聚更广泛的社会爱心力量。鼓励国有企业结合乡村振兴、东西协作、黄河战略、援疆援藏等帮扶项目,以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带动社会企业和公众参与专项基金公益慈善捐赠,积极奉献爱心、履行社会责任。(乔姝

责任编辑:冯小珏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