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视野
守护文化根脉 绽放时代光彩
浙江余姚探索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活化新路径
2025年11月18日12:58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高嘉鸣
小号 中号 大号

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立足丰厚的文化“家底”,系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和活化利用,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文旅融合等一系列举措,让珍藏于历史长河的文化瑰宝“活”起来,走进现代生活,绽放时代光彩。

非遗保护,关键在于传承。余姚市已建立起国家、省、市三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体系,创新实施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并下拨专项保护资金、开展考核评估,已完成多位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同时,面对非遗传承困境,余姚启动“薪火计划”,通过师徒结对、院校合作及设立非遗教学基地等方式,为姚剧等传统艺术培养青年人才,确保非遗事业后继有人。

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是激活其内在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余姚深入挖掘王阳明、黄宗羲等历史名人的文化IP价值,一系列兼具文化底蕴与时尚设计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潮玩公仔、主题香薰、“时梦龙山雨”文创伞、河姆渡猪纹咖啡杯等,让古老文化以亲切新颖的姿态走入大众视野。同时,当地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新增众多“微书房”、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每月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文化渗透至城市各个角落。

科技赋能,则为文化遗产插上了跨越时空的翅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经过数字化改造,运用前沿技术全方位展示河姆渡文明,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感;“云端非遗馆”则运用VR全景技术,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感受非遗魅力。​

此外,余姚正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深度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蓝图。启动梨洲文献馆建设,推进土地储备考古前置改革,优化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历史名人活化工程”,将名人文化融入城市更新、文旅项目、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像“龙虎草堂”的“原貌复现”、名人古籍数字化,都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持续焕发光彩,为余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浙江余姚,文化遗产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