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逮’我走,我一耽误就是两三天,路就真走不了了。”
近日,在云南蒙自的高速路口,开着挖掘机环游全国的自媒体博主“挖机小何”(本名何瑞祥),再次被交警拦下。这已是他不知第几次被“拦截”。“我的任务就是找到你!”交警上前,并非为了处罚,而是专程让他“感受蒙自的热情”,并邀请他担任临时“宣传员”,向大众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何瑞祥,这位总把 “路见不平一顿挖,开着挖机就出发” 挂在嘴边的人,以 30 公里的时速穿越中国,一路无偿挖土填坑修路,助人脱困。他那份 “见难就帮” 的坚持,藏着两段被善意温暖过的往事。
15岁那年,何锐祥揣着仅有的15块钱,从陕西定边只身跑到宁夏银川谋生。“当时年纪小,不好好上学。吃了不少苦,”他回忆道,“但也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在陌生人的帮扶下,他学会了驾驶挖掘机,不仅以此安身立命,更在银川组建了家庭。“那时就想,以后见人难,我也得伸把手。”
2024年2月,一场暴雪将他与家人困在湖北高速。高速路上,车辆绵延十余公里,进退维谷。下车查看情况时,何瑞祥看到当地村民正免费向被困旅客分发物资。“这泡面咋卖的?”何瑞祥掏出手机想要付款,村民却摆了摆手“不卖,免费的。”随即递上两罐八宝粥,又转身去帮周围旅客的水杯装满了热水,“湖北有难的时候都是八方支援,现在该我们还人情了。”小推车上的物资空了又补,没人提一句“要钱”,也没人抱怨天冷。“当时心里就特别暖,真是大雪无情,人间有情。”何瑞祥说。
同年,因工程机械行业面临调整期,何瑞祥卖掉了两台挖掘机。一直怀揣着环游中国梦想的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开挖掘机去旅行?
在妻子的支持下,2024年6月4日,何瑞祥将想法付诸行动。从宁夏出发,穿越甘肃、新疆,开向西藏羌塘无人区,再经那曲、拉萨,沿318国道进入四川甘孜,最后循317国道重返西藏……他的镜头里,风景始终是背景,“填坑修路、挖土平地、助车辆脱困”才是主角。
真正让他进入大众视野的是今年5月的一次救援。5月22日,贵州毕节大方县遭遇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与山体滑坡,道路中断,部分村民被困。恰巧途经此地的何瑞祥,目睹了“山洪从山上哗哗往下流”的惊险场面。“自己也是被吓到了”,这个西北汉子从未见过如此阵势,但他来不及犹豫。“无论怎样,不能让大家在雨里面淋着。”
何瑞祥立即调转挖机,冲入险境。在滂沱大雨中,他操纵机械臂,清理路障、疏通河道、抢修便道,与当地救援队伍并肩作战十余小时,直至成功开辟出生命通道。事后,他谦逊地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事情”,“主要负责道路疏通,把困在路上的车拖拽出来,让大型救援设备能及时进来。”
何瑞祥的善举,瓢井镇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小何前往小卖部买方便面,老板娘不卖,执意用刚做好的午饭招待他;村民将家中备用雨衣硬塞给他:“你救了我们家,绝不能让你淋着。”全国媒体也纷纷报道他的善举,有官媒更是称他为开辟“生命通道”的“清障侠”。
如今,“挖机小何”的故事仍在延续。所到之处,何瑞祥收获着最朴素的回报。村民们塞给他的,是自己种的青菜、煮熟的鸡蛋,是“说什么也得来家吃口热乎饭”的不容分说。他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则涌动着天南地北的留言,“小何,我们这儿的山路也需要你!”“路过我家,请你吃饭!”交警部门也为他送上安全帽与警示牌,为他的救援之路增添一份保障。
“我将继续出发,在沿途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夕阳下,何瑞祥的挖机轰鸣着驶向下一个目的地,履带压过泥土的痕迹里,藏着还没讲完的善意故事。而那些被他温暖过的土地上,善意也正像种子一样,悄悄生根、发芽。
综合自人民日报、宁夏新闻网、上游新闻、博主个人视频。
责任编辑:高玮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