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海湛蓝的海水中,孙晨璐在教练的陪伴下缓缓下潜,15米的深度,对常人而言已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探索,对这位颈椎损伤、一级残疾、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90后女孩来说,更显可贵。“很多事情你想象中觉得不可能,但尝试之后才知道能不能成功,必须迈出第一步,没有第一步就不会有后面。”潜完水后的孙晨璐难掩喜悦,这句话道出了她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信念。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到成为备受关注的时尚博主、乒乓球冠军,再到挑战红海潜水,孙晨璐用九年时间,在绝望中开辟出一条繁花似锦的人生道路。
1991年出生的孙晨璐,本科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还拥有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生学位。25岁之前,热爱旅行的她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在土耳其挑战过高空跳伞,憧憬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然而,2017年的一场车祸,让这一切戛然而止。但命运并未将她击垮,反而让她在绝境中不断突破:她以“璐英流”为网名分享生活,收获无数网友的关注;在乒乓球赛场挥汗如雨,斩获金牌;如今又潜入红海,用行动诠释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撕掉“不可能”
瘫痪女生挑战红海潜水
“水挺漂亮,十年前就来潜过,这次来肯定想再试一下能不能潜水。”对于颈椎损伤、全身只有头、脖子和胳膊能控制的她来说,潜水远非普通的旅行体验。报名潜水前,孙晨璐一再询问潜水教练瘫痪的身体是否可以潜水,他们告诉她:“Everything is possible”。让她安心的是,对方告知她 “像我这种情况动不了瘫痪的,他们都带过好几个人,很有经验,让我不要担心”。
潜水当天,孙晨璐在教练的全程陪同下开启了深海之旅。与普通潜水者不同,她无需自己游动,教练会拎着她身后的潜水服,带着她在水中前行。她告诉记者:“刚开始比较紧张,潜完以后觉得特别开心。”回忆起水下的经历,她依旧难掩激动。这片曾留下美好回忆的红海,如今再次见证了她的勇敢——在15米的深海中,她摆脱了轮椅的束缚,像鱼儿一样在水中漂浮,眼前的珊瑚与游鱼,成为了对她勇气最好的嘉奖。

孙晨璐在教练陪伴下潜水
对孙晨璐来说,人生从不止于潜水的深海探索,“上天入地”才是。电影《触不可及》里,男主角纵身一跃的洒脱深深打动了她,也让她燃起了挑战滑翔伞的念头。此前在土耳其的体验,早已为她积攒了勇气,让她面对这次挑战时少了几分胆怯。2021年,在教练、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协助下,她在洛阳顺利完成了这场高空冒险。当身体腾空、俯瞰大地的那一刻,她心中只剩最纯粹的感慨:活着真好。
这些经历让她更加坚信,身体的局限从来不该成为探索世界的阻碍。在她看来,这场潜水之旅与她过往挑战的滑翔伞、冲浪一样,都是对生命可能性的拓展。从高空到深海,从陆地到水中,孙晨璐用一次次尝试,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证明了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可以追逐心中热爱,拥抱广阔世界。
戛然而止的坦途
一场车祸改写人生轨迹
孙晨璐2010年考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求学期间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上学期间多次斩获奖学金,还获得了宝贵的国外交换学习机会。2014年,带着对学术的追求,她踏上前往英国的留学之路,攻读布里斯托大学研究生学位;2015年毕业归国后,顺利入职英国一家高级猎头公司上海分部,开启了白领生涯;2016年,为寻求更大突破,她跳槽至北京一家留学机构,一边高效完成工作,一边默默筹备加拿大读博事宜,彼时的她,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满心期待着学术与人生的新征程。
正当孙晨璐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时,2017年的一场车祸,让这一切戛然而止——她在打车去首都机场的路上,遭遇了一场意外车祸。这场车祸带来的伤害远超想象,事故中的其他人都没有事,只有她颈椎受伤,2、4、5、6节颈椎爆裂骨折,伴随颈5脊髓损伤。三次进ICU、五次大小手术、脑袋被钻了4个孔......在此期间,病危通知书和抢救从来没有停过。更沉重的折磨来自身体的束缚:一个十几斤重的外固定架,从她的脑袋一直连接到身体,将她的头部牢牢固定,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她连坐起来的动作都无法完成。

“璐英流”在社交平台分享康复日常
外伤痊愈后,更漫长的康复之路等待着她。两年时间里,从早到晚她每天像学生一样“上课”,上午8点到医院,下午5点针灸完回家。上厕所、洗澡、睡觉、翻身、穿衣服全部都要有人陪伴,时至今日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翻身洗澡,全靠父母24小时照料。“从受伤到现在都快10年了,爸爸妈妈一直跟在我身边,退休后就全身心照顾我。”她坦言,自己是一级残疾,“完全没法自理,所有事情都要有人抱、有人帮”。
绝望时她也曾想过一了百了,彻底摆脱痛苦,可父母一句 “没有你,我们也活不下去”,像重锤敲醒了她,让她攥住了活下去的勇气。
时尚博主、乒乓球冠军......
用多种身份重塑自我
“只有接受了现实才能做出改变。如果一直纠结于过往,你永远都会深陷在阴暗的沼泽地。” 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不意味着向苦难低头,孙晨璐用九年时间,在热爱中重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2019年1月,她以“璐英流”为网名,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在老师帮助下用弹力带做臂力训练。此后,她陆续分享自己的康复日常、旅行经历、美妆穿搭,她的视频真实而有力量。由于手指肌肉萎缩无法抓握,她只能通过把化妆刷夹在指缝关节处,再靠手腕的力量带动,过程中常常戳到眼睛,但她从未放弃。“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美丽,还有自信!”这是孙晨璐在社交平台写下的心声。车祸致瘫后,她始终坚持化妆,这份看似微小的坚持,却悄悄重塑了她的状态,不仅仅是外貌上的改变,更让她在化妆过程中享受到快乐。
她的坚持与乐观打动了无数网友,她的社交平台成为了“解忧杂货铺”,无数网友在她的视频下留言,分享自己的经历,汲取前行的力量。乒乓球则成为了她人生中的另一束光。2019年参加脊髓损伤生活重建训练营时,她与同伴一起学习打乒乓球,被教练选中跟队训练。作为残疾程度最严重的TT1级选手,她只能用弹力带将球拍固定在手腕上,靠大臂力量带动挥拍。刻苦的训练换来了丰硕成果:2021年,她夺得全国第11届残运会乒乓球TT1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金牌;2024年,又在成都第10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斩获单打金牌。目前她也在备战今年的全国残运会。

孙晨璐获得残运会金牌
旅行的热爱也从未熄灭。2019年,父母陪她完成了推迟两年的新加坡之旅。2024年,她坐着轮椅去了珠峰大本营,深入雅鲁藏布江峡谷,看到了南迦巴瓦雪山。2025年,她继续在路上,游历世界。为了出行,她要提前查机票、订酒店,确认无障碍设施,向航空公司预约机上轮椅,但这些麻烦从未阻挡她的脚步。
如今的孙晨璐,把日子过成了不服输的模样。每天两小时乒乓球是她的坚持,手握不住球拍,就用绑带牢牢固定;每周两次泳池时光是她的热爱,全身仅剩胳膊能动,却能驾驭仰泳与蛙泳,50米来回10圈、近两小时的畅游从不间断;运营账号时,手指无法灵活活动,她便靠着关节一点点敲击,文案、拍摄、剪辑全由自己一手包办......从高位截瘫的绝望边缘,到时尚博主,到残运会冠军的领奖台,她用行动狠狠打破身体的局限,生动诠释:生命的宽度,从来都由自己定义。
责任编辑:高玮怡孙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