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视野
方寸间的敦煌:一枚邮票也是一张文化请柬
2025年10月27日14:36 来源:中国集邮
小号 中号 大号

手持修复刀,在莫高窟一处洞窟内,对着壁画上一处细微的起甲部位轻轻处理。这个动作,是不少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师的日常。

自20世纪40年代起,一批伴着大漠戈壁,土屋油灯扎根敦煌的专家,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临摹和研究的基业。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守护,才让莫高窟保持了自己特有的魅力。

如今,来自全世界的游客穿过白杨林,站在阶梯间,望着河西走廊上的这颗神秘而璀璨的文化明珠。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1987年,莫高窟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

莫高窟窟群建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岩上,坐西朝东,前临宕泉,面对三危山,洞窟密布岩体,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如蜂窝状。

莫高窟成为不少人心中的“朝圣之地”。数据显示,2024年,敦煌累计接待游客2092万人次,莫高窟接待游客312万人次。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永宁曾介绍,“壁画较石刻易于大量描绘细节,故而表现佛经内容和时代风貌更为广泛、丰富、详尽,这也是莫高窟有别于其他石窟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

有人在敦煌领略这座文化宝库,也有人在世界各地瞻仰着莫高窟的风采。北京展览馆“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将于10月28日闭展,游客现在去还能看到九座1:1复刻的敦煌石窟经典石窟群,包括八座特窟(含一不对外开放特窟)及藏经洞,莫高窟特窟第217窟复刻版为全球首秀。

除了看展外,还有人通过集邮,来“留存”敦煌。邮票收集爱好者表示,这不只是纸面上的图案,而是一扇可以随身携带的窗口,透过它,得以窥见一个“活着的敦煌”。

2024年8月份,中国邮政发行《莫高窟(二)》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其中小型张邮票图案名称为隋释迦佛一铺。

《莫高窟(二)》特种邮票捕捉的,正是这种跨越千年的对话。

该套邮票设计师夏竞秋介绍,该套邮票以现代设计构成形式表达传统的中国文化内核,邮票图案充分展现出塑像拙朴厚重、恢宏古雅的肌理和形态,小型张则重点表现了三龛殿堂窟的窟形特点,突出了莫高窟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他说,在设计语言形式上,摒弃装饰纹样的使用,追求去繁从简的现代设计特点。打破边框限制,加强和扩展了邮票的视觉范围。巧妙利用破损、修补所形成的自然形态,留出画面空间,这种对残缺部分的间接表现,也是对莫高窟所经历的磨难沧桑的表达与刻画。

值得注意的是,《莫高窟(二)》邮票采用高精度胶版印制,边饰采用全真彩工艺,荧光灯下观察,呈现壁画的精美,犹如置身洞窟之中。小型张应用荧光油墨,在紫外灯下能看到渐变光晕效果,更好地体现了洞窟深邃繁复的视觉观感。

《莫高窟(二)小型张(绢质)双连张》纪念邮折当前正在火热预售中,预订通道(海报上的预定二维码)将于2025年10月31日18时关闭,预订从速,不要错过。

据官方消息,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遗址等景区也将实行半价优惠,莫高窟将增加开放洞窟数量。到时如果拿着《莫高窟(二)小型张(绢质)双连张》去打卡拍照或盖戳留念,那一定非常有意义。

这或许就是《莫高窟(二)》特种邮票最动人的地方——它不仅是邮资凭证,更是一张可以寄往世界任何角落的文化请柬。当你在某个午后取出这枚邮票,对着光线细细端详时,那一刻,敦煌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敦煌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