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长三角>>浙江
“焦大师”走了,留下大量老杭州的宝贵手稿……
2025年10月10日16:56 来源:杭州日报
小号 中号 大号
原标题:“焦大师”走了,终年59岁!留下大量老杭州的宝贵手稿……

10月2日,焦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终年59岁。今天上午,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他生前的好友和同事一早赶来,见这位老朋友,老同事最后一面,送最后一程。

焦俊一生对绘画倾注了全部的热爱,他用一支笔、一张纸,记录了杭城的变迁。

焦俊最钟爱的连环画,画卷和书籍堆成小山,环绕在单人床边。

在他的卧室里,还摆放着他的钢笔和直尺,叠放在一叠手稿之上。他生前出行低调,穿着朴素,最常穿的几件便服,笔挺地挂在衣柜一旁。

年过九旬的焦俊父亲说,儿子的绘画功底全凭自学,从临摹家里的缝纫机、洋火壳,到画下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

焦俊离去的消息传开后,让许多认识他的老杭州扼腕叹息。

本地文史研究者顾国泰多年前就与焦俊相识。他说,2007年,自己在杭报上刊发的第一篇文章《走马塘奇闻》,用的就是焦俊老师手绘的四幅图。顾国泰回忆说,当年,焦老师就坐在自己老家(笕桥路44号)的门口,边聊边画。不久后,这条老街因为动迁不复存在,焦老师的画作也成为记录老街历史的重要一笔。

1

他把杭州画在一张纸上

焦俊,土生土长的杭州人,1993年加入杭州日报。他走大街穿小巷,用一支钢笔把杭州画在一张张纸上。

1.

>>>笕桥<<<

“听到笕桥老街征收拆迁的消息,我就骑车赶到那里。说起笕桥,除了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去笕桥机场坐飞机外,我与笕桥也有联系,从前我曾在笕桥的黎明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也去过笕桥的烧伤科医院。”

焦俊在笕桥老街上从上午到傍晚共画了4幅写生。这条老街约200米长,可分为4段,中间有一座石桥。据当地居民讲,抗战时期,从前的老街被日本鬼子烧毁,现在的民居是后来建的。这里房子为平房,门面为木板,墙为泥墙,上盖瓦片,有老虎窗,长长的街道中间为石板,两旁为鹅卵石,两边房屋要比街道高,便于下雨漏水,中间石板路可走独轮车。

“去年我去老街时,见到了许多的店面,如老街照相馆、电动车店、烧烤店、金店、中医盲人推拿、面馆、换拉链、电子配钥匙、理发店、浴场、百货店、制冷修理店、烤禽店……很是热闹。”

“老街上从前共有三口井,我只是在128号的张志林家看到了一口八卦井,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

老街上的44号住着顾国泰老师,他是研究江干文史的行家,出过许多有关的书,听说他曾插队落户到桐庐,他的母亲在世时常给小孩子治脱臼。

如今,老街上挂满红色的横幅,许多住房都已搬走,显得有些寂静,有时会看到几辆轿车停下,下来一些老人和孩子在拍照,与老街留影,因为他们曾经在这里住过,留恋此地。

2.

>>>北山路<<<

杭州西湖边的北山路从前称作北山街。这条路,一面贴着里西湖,另一面紧靠着宝石山,绵延两三公里。靠山的一面有许多别墅和饭店,真像一颗颗珍珠连接起来,串成一根长长的项链,散发出光芒。

20世纪20年代,一批民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发起了闻名一时的西湖博览会,号召使用国货,许多北山街上的建筑被用作展馆,还在湖面建起一座西湖博览会桥。

“我把秋水山庄的门楼仍绘成从前的黄颜色,这是《申报》报主史量才以他爱妻沈秋水命名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

在北山路走一圈,有关历史人物也有好多:白居易、苏轼、林和靖、岳飞、林启、陈夔龙、秋瑾、孙中山、张静江、苏曼殊、孙传芳、刘锦藻、吴昌硕、黄宾虹、丰子恺、陈布雷、连横……

杭州饭店原址是风林寺,如今门前几株临湖的古樟默默伫立,似有许多故事在身上。

从平湖秋月对面的逸云寄庐旁走进来,又有不少景点:林社、九曲桥、放鹤亭、林和靖墓、冯小青墓、玛瑙坡、空谷传声……

3.

>>>吴山<<<

“从前,我偶然发现家里有一张很小的黑白照片,一个小孩靠在石栏板前。妈妈告诉我这小孩就是他自己,照片是在城隍山拍的。”

山风响时树籽落。以前的伍公山,大树掉下来的樟树籽,满地都是,两边有厢房。

伍公庙前曾有关帝庙。过了伍公庙原址,两边是茶室,后面有一块大草地,曾是海慧寺。再往上走是东岳庙,从前不开门,只能从窗口望戏台,好神秘。旁边是警报台,俗话说“城隍山上看火烧”,从前在这里可远望杭城。往左便往茗香楼、先贤祠、小普陀、十二生肖石、调羹脚、老城隍、感化岩等地去了……

如今,伍公庙早已重建。从这里一直到东岳庙前,都是露天茶室——撑着遮阳伞,挂着大旗幡,桌上摆着热水瓶,椅子上都有加固的斜挡。老姐妹、老哥们相会在吴山之上,喝茶聊天打牌吃中饭,有说有笑。酒香菜香阵阵飘来,不觉一天到下午,兴致盎然。

“老杭州称吴山为城隍山,因为山上有城隍菩萨。以前住望江门外时,我家西面窗口对过去正好可见吴山。”

4.

>>>屏风街<<<

“1992年的10月初,我心血来潮跑到屏风街口朝街里头画,忽然背后有一只手在拍我的肩:‘请让一让好不好,我要做生意的!’原来是背后烤禽店的一个女营业员,一边对我喊话,一边用刷子在给鸭子刷上光的油。我只得往边上的肉摊挪动一下。”

没了干扰,焦俊的画纸上慢慢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近处小贩在卖葡萄,背后的肉摊钩子上的肉已经卖完。对面地上的盆中,几根黄鳝在蠕动。街上行人用自行车驮米,有小贩在用秤杆秤分量,而卖菜的人思忖着换个好位置,可以卖个好价钱。还有商贩将竹制篰儿翻转过来后,摊张纸板也可做生意……

“20世纪20年代中期,我骑着自行车钻入屏风街,发觉这条街虽不长,但是蛮有味道的。街口北侧的诸天庙楼下是一家菜场,飞檐翘角的老建筑加上玻璃钢瓦雨棚,我总要仰望一番。它让我想起,从前在望江门江城路边的西牌楼旌德观,有一座住满人家的戏台,也有几个翘角,与眼前的诸天庙很像。而这座老建筑造型更为特别的是,它像一只狭长的船。”

屏风街拆了老街后,建起了平安居、屏风苑、社坛苑等小区,皆是高楼,沿街开设了美食餐饮之类的店面,特别是乡村土家菜,曾为食客津津乐道。

5.

>>>望江门外<<<

“望江门外直街在我小的时候,我称它为‘小街’,这是相对于平行在北面的望江路而言的。它东西走向,长约三四百米。从前,由江城路拐进望江路,经过铁路道口,路就分岔,大路是望江路,小路是直街。”

在望江门外直街和大通桥直街这两条直街的周围,过去有不少单位和宿舍:如杭州车辆段、杭州肉类加工厂、万吨冷库、杭州橡胶厂……

在坤年里有四口义井,经常看到打井水洗衣服的人,附近有木场巷小学,后成为社区办公地。望江门外地区原属江干区,1996年后属上城区。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中期,菜摊摆在了海潮路,来到我家门口,我曾在自家窗口画过一幅。后来这里不好摆了,就摆到了望江门外直街上,这条长街后来就形成了菜市。”

“离直街不远的东南方向,是海潮寺旧址。如今因海潮路周边和原杭州橡胶厂的拆除,该寺显露了出来,就在秋石高架旁边,几株大樟树尚好。我这才发现,原来我家的东窗右前方约三百米就对着海潮寺,过去是因为房屋的阻隔而看不见。”

要说望江门最著名的风景是铁路道口。从前的道口,铃声一响,两根大铁杆就放下来,骑自行车的行人为了不等火车,就赶快冲啊!有时腿脚稍慢,铁杆就打在背上。逃出来的像是胜利者,好像赚了一票。

后来也常发生大批行人堵在道口,而火车已经开过来,火车无奈被逼停,那时候的蒸汽机车从城站方向开过来的居多。在黑夜里,等待通行的人们看到一道光束从远处射来,划破夜空,真亮啊!

6.

>>>老留下<<<

“1985年3月,我忽然想到留下镇上留下桥北面那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景,就从古荡坐6路车行驶在西溪路上,翻过‘炮台新桥’,就是几个高低坡,经新凉亭、老东岳、杨家牌楼、苗圃等地来到留下镇,在太阳照射下,我就坐在留下桥旁画远处的古灵慈桥。此事时间已经久远,那幅画的纸张现在已经都是霉点了。”

“1988年8月,在著名的‘八八’台风过后,我的脑海里又想起留下桥的南面临水风景,于是又坐6路车从古荡到留下镇,站在留下桥上画朝南的水巷,之后又画了一幅古楹春桥的风景。”

当时的留下河的两边是一派自然的水镇风光,留下镇的老街有大街、茶市街和北星街等,老桥自北至南有古灵慈桥、古庆春桥、忠义桥和古楹春桥等,除古忠义桥为宋代石桥外,其余皆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的石拱桥。

现在再来看这些画,只见沿河有木板老民居,居民走下高高的石阶,在河埠头洗东西,泛起一圈圈水光,老人站在家门口吃东西,小姐妹在晾衣服。留下河中无人舟自横,河中有一些水草,房顶瓦上竖着各式电视天线。

“2015年初,天气虽然阴冷,我还是骑着自行车去了留下一趟,我重又找到当年画画时所坐的位置,虽已过多年,又好像就在眼前,当时真是‘想去就去’‘想画就画’。”

这些图虽不是大作品,也不会得奖,焦俊就是画着玩的。他就是喜欢在地上一坐,端着本子写生的那种舒服劲,以及身边围上一圈过路百姓。

2

他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座城市

“这些年我不知道画了多少条街,画过多少栋楼,有时候刚画完就不一样了。”焦俊说,去陈推新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没什么不好的,但是曾出现的东西都值得被保留下来,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在他的素描本里,有1993年的卖鱼桥,拱桥下运河水道蜿蜒,小船在河中穿行。

有2007年的拱宸桥西,桥弄街和敬胜里的交界,还是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楼上是住户,楼下是忙忙碌碌的沿街小店,牙科诊所、家电维修、出租言情武侠小说的书店。

焦俊习惯到这个城市即将动迁改造的地方,中东河、小河直街、清河坊、武林路……

焦俊说,他所做的这一切就像是在跟即将远去的时代做一个告别,他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座城市。

△ 此画稿取景地杭州日报大楼,是焦俊热爱的工作单位

焦大师,今天好多人来送你!

焦大师,一路走好!

杭州日报记者 李维和 综合读城杭州、更杭州、白雨星之墨池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焦俊,杭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