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的红旗冉冉升起,我们目光所及的国泰民安,源于无数先辈的浴血守护。自2014年起,来自河北唐山的公益摄影师戚辉,自驾7万余公里,寻访213位冀东抗战老兵,不仅用文字记录了他们炮火里的青春,更用镜头记录下了老战士晚年的模样。
在这一组组新旧对比的照片里,青年的俊朗英武与老年的稳重坚毅,碰撞出不朽的记忆——
刘树梓(图一),1929年出生,高小毕业后参军。1945年,被派至电讯二队培训,掌握了电学、英语、数学等知识,随后在战争中负责收发电报和值守电台。先后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退伍回村时为大尉军衔。2022年去世。
李玉泉(图二),1927年出生。1941年,李玉泉的兄长参加八路军,日军为探其下落,对年仅14岁的李玉泉进行毒打并灌辣椒水。1942年,李玉泉参军。1949年底因病退伍回家,2019年去世。
王金山(图三),1923年出生,1941年参军。1942年,在干草河战斗中,王金山和战友们手握刺刀冲锋陷阵,刺刀弯了,就用拳头砸、用牙齿咬,拼尽全力歼灭日军佐佐木二郎所部。1950年,入朝作战,获得朝鲜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1966年转业到滦县供销社,2016年去世。
付友起(图四),1931年出生,1945年参军,先后在区小队、临抚昌联合县支队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随部队转战多地,参加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1951年—1952年,曾两次负责向朝鲜运送兵员。1953年退伍回村,2023年去世。
周丙友(图五),1925年出生,1943年参军。在抚宁曹西庄参加战斗时,和战友一起炸毁日军坦克,右臂被子弹打伤,仍然坚持作战。日军投降后,随部队进入东北,参与了解放东北的所有战役。1950年退伍回村,2023年去世。
刘文富(图六),1927年出生,1942年加入高庆抗日游击队,曾任尖刀班班长,凭借过人的胆识与精准的枪法,屡立战功。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营长。1963年转业到丰宁食品公司,2022年去世。
战士远去,精神永存。今日的山河无恙,是他们用热血青春铸就的。致敬永不褪色的英雄!(作者:周盛楠、王美绮)
监制:张 勉
编审:尹 洁
编辑:刘 潇
图源:戚 辉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