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际
缅怀 | 珍·古道尔博士,奔跑向丛林的守护者
2025年10月02日17:25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馆
小号 中号 大号

当地时间10月1日,珍·古道尔研究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该研究所当日上午获悉,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研究所创始人珍·古道尔因自然原因去世,终年91岁。当时她正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美国巡回演讲。

2024年11月末,珍·古道尔(Jane·Goodall)博士第十七次来到中国,也是最后一次站在她深爱的这片土地上。在北京的第一站,她走进中国科技馆,参与录制了《北辰对话》节目。镜头前,她自然地拿出随身携带的动物玩偶,让它们整齐地坐在自己身边—— 那是她与自然界生灵平等对话的方式

01 与黑猩猩的深情

节目录制中,珍博士分享了她与黑猩猩之间的深情厚谊。她回忆起一只被救助的黑猩猩在放归自然前, 出乎意料地给了她一个长长的拥抱

“那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拥抱,而且不是一个普通的拥抱,是长时间的拥抱。”珍博士动情地说,仿佛那一刻的温暖仍留在肩头。

这个拥抱让她更加坚信: 人类不是这世上唯一有感情的物种

1960年,26岁的珍·古道尔第一次走进了丛林,在坦桑尼亚的冈比,开始了她研究与保护黑猩猩的一生。彼时的她迫切希望被她的长臂亲戚接纳,为此,她曾将自己形容为一只“白色猿猴”。转机出现在一个清晨,她遇到了一只下巴有一撮白毛的黑猩猩,她为这只独特的黑猩猩取名“大卫·灰胡子”。 “大卫·灰胡子”给予了珍来自黑猩猩的第一次信任。

中国科技馆送给珍博士的礼物《友谊长存》

通过对大卫的观察,珍博士首次发现了黑猩猩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一发现改写了人类对工具使用的认知。

02 生态教育的力量

在《北辰对话》节目中,珍博士特别强调了生态教育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她欣喜于中国环境保护的卓有成效。

“中国的变化非常非常大”,她认真地说。1998年她第一次来中国大陆时,北京沙尘暴比较严重,而现在生态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环境也越来越好。

生态教育就是在为未来守护希望的事业 。珍博士认为,我们要确保下一代能够成为比我们更好的地球保护者。

03 寄语中国青少年和中国科技馆

在《北辰对话》节目最后,珍·古道尔博士寄语中国青少年:

“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这同时也改变着世界。无论是对动物、对环境、对他人,时刻想想自己的行动会带来什么?”

她谆谆告诫:“请记住, 你们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对环境做出影响 。我们要采取行动以最好的方式去生活,去推动巨大的改变。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到!”

珍博士还亲手为中国科技馆写下了寄语:

“在这座精彩绝伦的博物馆里,孩子们学习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这也必将激励他们更加热爱自然。” 

04 与时间赛跑的守护者

珍博士的中国科技馆之行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庆祝她发起的“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在中国落地30周年。为了让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少等一会儿,90岁的她小跑前行。

九十高龄的珍·古道尔博士在中国科技馆的走廊里小跑前行,奔跑向期盼着她的青少年们。

珍博士到访中国科技馆的时候,馆长郭哲亲自迎接。正如梁秋实先生所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得知珍博士去世的消息,郭哲馆长写下了这样的悼念:

“博士一生以自然为根,躬身致力于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伟大实践,行为世范,如一座灯塔感召众人,照亮了美好世界的未来。我们的痛惜,正是因为她对世界的不可多得,深感这一巨大损失,无法弥补。”

“博士热爱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去年在‘根与芽’组织三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博士来馆交流,更是感受到了她对中国环保和科学普及事业的特殊厚爱。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得到了更大的激励。我们永远怀念珍。”

九十余载人生路,珍·古道尔用生命践行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守护。

在北京的那个冬日,90岁的珍博士小跑着穿过人群,银发飞扬。如今,她以更轻快的身姿跑向了她热爱的丛林,与她的黑猩猩朋友们永远相伴。

出自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我们永远怀念这位永不停止奔跑的丛林守护者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珍·古道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