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萨瑟兰(1946年—2018年)
被誉为“全球化之父”,曾任爱尔兰总检察长、欧洲共同体专员、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联合国秘书长国际移民与发展问题特别代表等,在多个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我想你误会了。我不是来这里申请一份工作的,而是来讨论我如何能对高盛有用,以及我们应以什么条件合作。”
彼得·萨瑟兰礼貌地打断了全球知名投资银行高盛的高层所作的职位介绍,说出了上面这番话。后来,他成功出任高盛国际董事长,成为连接欧洲政界和全球金融界的关键人物。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可以说是最不值一提的成就。他曾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促成世界最大的多边贸易协定之一,被誉为“全球化之父”。
“竞争沙皇”
1946年,萨瑟兰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中学就读于爱尔兰顶尖的天主教学校冈萨加学院,这所学校以培养未来领袖而闻名。随后,他进入都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于1968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并前往爱尔兰国王律师公会进修,取得律师资格。此后,萨瑟兰迅速在法律界崭露头角,成为爱尔兰法律协会的成员,积累了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进行辩护、谈判的技巧。这些技能在其后来参与的国际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1年,年仅35岁的萨瑟兰被任命为爱尔兰总检察长。作为政府首席法律顾问,他在国内外法庭上代表爱尔兰,从而获得欧洲层面的关注,为其担任欧洲共同体(以下简称欧共体)专员铺平了道路。4年后,他被爱尔兰政府提名担任欧共体专员,负责竞争政策。这是他成为国际重量级人物的起点。
这个“爱尔兰小子”以强硬和有效执法而闻名。当时,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和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试图达成一个排他性合作协议,实质上是瓜分市场。萨瑟兰认定此举严重妨碍竞争,顶住巨大的政治压力,对两家公司处以重罚。他还顶住来自宝马、奔驰、大众等汽车巨头以及德国政府的压力,坚持认为消费者的利益和单一市场的规则高于一切,针对欧洲汽车制造商限制经销商跨境销售汽车等现象,启动一系列调查和诉讼,最终迫使汽车行业改革其商业模式。
萨瑟兰的努力表明了欧共体打破国家壁垒的决心,为欧共体统一市场的建立扫清了障碍。这一行动惠及普通百姓,也为欧共体竞争政策树立了权威。萨瑟兰因此被称为“欧盟竞争政策的奠基人之一”,还得了一个“竞争沙皇”的绰号。现在,欧盟竞争事务专员已成为全球最有权力的监管职位之一。
1988年,萨瑟兰成为首位获得欧洲议会金质奖章的欧共体专员。他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政坛的一颗新星,也为他此后走向事业巅峰铺平了道路。
“WTO助产士”
1993年,萨瑟兰出任关贸总协定(GATT)总干事。当时,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已持续多年。这一历史上最复杂、最全面的多边贸易谈判因各方利益纠缠而濒临破裂,尤其是美法两国在农业补贴问题上互不相让。
面对这一烂摊子,萨瑟兰意识到常规外交手段已然失效。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向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代表发出最后通牒:谈判将在第二天早上10点正式结束,如果届时依然无法达成协议,他将向全世界宣布乌拉圭回合谈判因为他们的僵持而失败,并明确指出谁应该为此负责。在巨大的压力下,美、欧、日、加等主要成员方代表紧急磋商,最终达成了协议。
这一事件证明,萨瑟兰是一位敢于冒险、善用政治技巧和有着强大领导力的战略家。他进行了密集的穿梭外交,在主要缔约方之间进行协调、施压和调解,特别是在美欧之间扮演关键的“中间人”角色,主导并最终促成了乌拉圭回合最终协定的签署。
1994年4月,摩洛哥马拉喀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图中右一为萨瑟兰。(视觉中国)
乌拉圭回合谈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决定建立WTO,取代GATT临时体系。萨瑟兰是这一构想的主要推动者和执行者。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会议上,125个参与方签署了《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由于在结束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决定性作用,萨瑟兰自然而然成为新生的WTO首任总干事。尽管其任职时间很短,但他为WTO的初期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被称为“WTO助产士”。
商业领袖
在卸任WTO总干事后,萨瑟兰考虑进入私营部门。高盛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而他一贯的自信和强硬也征服了高盛高层,成功上任高盛国际董事长。
1998年8月,英国石油公司董事长萨瑟兰(右)与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左)及美国阿莫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富勒合影。(视觉中国)
1997年至2009年,萨瑟兰担任英国石油公司(BP)董事长。他以高超的谈判技巧和政治人脉成功推动了BP与美国阿莫科公司合并。这一价值约480亿美元的复杂跨国交易,使BP一跃成为与埃克森、壳牌平起平坐的“石油巨头”。后来,他又主导收购了阿科和嘉实多,进一步巩固了BP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在萨瑟兰的支持下,BP实现了品牌重塑和公司转型,并提出“超越石油”的口号。这一新战略将BP定位为一家更环保、更负责、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公司,而不仅仅是石油公司。
在萨瑟兰担任董事长的后期,BP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如2005年得克萨斯城炼油厂爆炸、2006年阿拉斯加石油泄漏、2010年深水地平线漏油事故。萨瑟兰以丰富的经验冷静处理危机,主张采取果断、透明和慷慨的赔偿措施,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不过,有批评者认为,萨瑟兰领导下的BP疯狂追求增长效率,埋下了安全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隐患,从而导致了这些事故的发生。
“思想教父”
2006年至2017年,萨瑟兰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国际移民与发展问题特别代表。他的核心使命是推动国际社会将移民问题纳入全球发展议程的主流,建立一个更加全面、合作和以权利为基础的全球移民治理体系。
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全球移民与发展论坛于200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成功将移民问题置于国际议程之上。2016年9月,首届联合国难民和移民问题峰会召开,正式将国际移民组织纳入联合国体系。萨瑟兰再一次成为关键推动者。
萨瑟兰还利用其影响力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报告,极大地改变了关于移民的全球对话方向。他反复强调的几个关键观点,如移民是发展的动力而非威胁、移民是一项基本人权、移民是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等,为全球首个关于移民问题的全面政府间协议《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约》提供了思想和政治基础。萨瑟兰因此被认为是这项历史性协议的奠基人和“思想教父”之一,成功将移民问题从一个边缘化的安全问题转变为一个关于发展、人口结构和人权的核心议题,其在移民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萨瑟兰从爱尔兰走向欧洲,又走向世界,其工作领域涉及竞争政策、贸易、商业和移民等,其职业生涯横跨国家政府、超国家机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在每个领域,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留下了争议。
这位爱尔兰公民以联合国资深外交官、移民问题倡导者、欧共体专员及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的多重身份彰显卓越,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欧洲、国际移民和全球贸易,无疑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人物之一。(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