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公园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写过《我与地坛》《想念地坛》《地坛与往事》等与地坛相关的作品。不论是老一辈读者,还是Z世代书迷,想起史铁生,就想起地坛;想起地坛,也常常想到史铁生。图为地坛公园南门,本组图片均为2025年9月本刊记者许晔摄。
方泽坛
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史铁生《我与地坛》
方泽坛是地坛的主体建筑,是皇家盛大的祭祀礼仪之地。许多游客专程在此处打卡,感受古代祭祀的庄严肃穆。如今,这座祭坛门前有了无障碍坡道。铁生若在,也能上去了。
古树
我曾写过“设若有一位园神”这样的话,现在想,就是那些老柏树吧;千百年中,它们看风看雨,看日行月走人世更迭,浓荫中唯供奉了所有的记忆,随时提醒着你悠远的梦想。——史铁生《想念地坛》
史铁生生前拍过一张地坛公园的照片。多年过去,地坛公园依然古树苍翠,生机盎然。打卡史铁生的同款机位,也成为Z世代的一种潮流。
“余华的朋友铁生”
二十一岁末尾,双腿彻底背叛了我,我没死,全靠着友谊。——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
游客认养的两棵国槐树,一棵上面写着“认养人:余华的朋友铁生”,另一棵写着“认养人:铁生的朋友余华”,俨然已成为地坛的新景点。两棵树相距不过丈余,正可谓“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两棵树的走红,源自年轻一代对“伟大友谊”的情感共鸣。
“地坛的海”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史铁生《我与地坛》
北京是内陆城市,地坛中也没有海。但神奇的是,网友某天突然发现,沿着方泽坛与门球场中间的林荫道向东望去,阳光下的灰色砖墙就像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海面。这片“海”不大,却承载着人们辽阔的想象力和动人的情感。坐在长椅上看“海”时,Z世代的读者仿若能听见时空那头传来的哲思:“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