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迪乔瓦尼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詹尼·迪乔瓦尼
1963年7月出生于意大利。现任意大利埃尼集团执行副总裁、埃尼中国公司董事长、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期间,詹尼·迪乔瓦尼两次来到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除了和老朋友叙旧、在论坛上发言,他还穿梭于各大展馆了解市场动态,和机器狗同框互动,收获了很多新体验。“在首钢园办服贸会真是太神奇了,这里的工业风建筑令人耳目一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迪乔瓦尼戴着黑框眼镜,身穿大地色西服,说话时谦和有礼,还带着意大利人的开朗和热情。
这是迪乔瓦尼代表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集团在华任职的第五年。他希望通过服贸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市场格局,使埃尼集团的业务与中国的经济增长轨迹保持一致。在他看来,服贸会向全球展示了日益开放的中国。“这场盛会汇聚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搭建全球合作平台,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清晰示范;系列论坛的主题也十分前沿,与中国的‘双碳’目标以及全球绿色发展趋势相契合。”迪乔瓦尼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迪乔瓦尼还在服贸会上阐述了欧中能源合作的战略意义。“欧洲强于制度设计与前沿创新,中国精于大规模制造与系统集成,这种优势互补有助于让双方合作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稳定器’和‘加速器’。”
愿意再在中国待上一百年
在服贸会论坛上,迪乔瓦尼将埃尼集团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埃尼集团是全球第六大能源公司,业务遍及约60个国家。早在1958年,埃尼集团就与中国有了交集。当时,集团创始人恩里科·马泰伊访华。此后不久,该集团与中国签署一系列石化工业原料与设备的供应协议。
上世纪80年代,埃尼集团和中国交往日益密切,业务合作涵盖石油勘探开采、石油产品炼制及化工产品生产等领域。到了上世纪90年代,埃尼集团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投资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项目并参与石化工程服务,与中企合作拓展市场。目前,中国市场在埃尼集团的业务规划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
“在中国发展的几十年里,埃尼集团的投资遍及整个能源价值链:在南海的上游业务、在深圳的中游业务、在多个省份的下游和化工业务,以及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全国范围内合作提供的工程服务。”聊起集团的中国业务,迪乔瓦尼如数家珍。
迪乔瓦尼在华任职的5年间,埃尼集团与中企的合作更加紧密。该集团2024年与中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双品牌加油站。其中,埃尼集团以全球领先的油品标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能源产品,中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依托本土化经验构建管理平台,共同打造“加油+零售”复合空间,深化能源市场布局。
1958年12月19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中)在北京会见埃尼集团创始人恩里科·马泰伊(右)。
“埃尼集团已在中国发展60多年,合作持续至今。中国仍是发展前景最广阔的市场之一,我们愿意再在这里待上一百年,继续在中国的‘长途旅程’。”迪乔瓦尼说。
璀璨烟花在沙漠夜空中升起
迪乔瓦尼本人也希望留在中国工作。他说:“过去5年是我人生的巅峰期。”
“我从小就喜欢中国文化,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能在中国工作,我觉得非常幸运。在美国做事,要不断竞争,接受挑战。而在中国,只要脚踏实地、不断学习、进步,倾听意见,你就会越来越强大。这种氛围缘于中国数千年的悠久文化。”迪乔瓦尼说。
迪乔瓦尼曾先后就读于意大利罗马大学和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硕士毕业前一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去参观天安门广场,看到满大街成千上万的自行车。此后,我多次来中国出差、旅游。而现在,一辆辆电动汽车从天安门前飞驰而过。很显然,中国在飞速发展。”
毕业后,迪乔瓦尼先是进入电信行业工作。2006年,他加入埃尼集团,2015年被派往美国,任埃尼美国分公司执行副总裁。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与埃尼集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双方在低碳能源、先进技术和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也是在这一年,迪乔瓦尼结束美国任期,被派到中国担任埃尼中国公司董事长。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但中国秩序井然,良好的基础设施给人们提供了安全感。在疫情的阴霾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迪乔瓦尼回忆道,“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我在中国的每一刻都感到非常安全。”
在他看来,“进入中国,就是进入未来”。“中国所在的亚洲是世界的未来,这里的人们日复一日地努力实现着全球对未来的愿景。”2022年国庆节期间,迪乔瓦尼到甘肃沙漠地带出差,“我独自在酒店喝咖啡时,璀璨的烟花突然在夜空中升起,很多人鼓掌、欢呼,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生命力”。
迪乔瓦尼在华期间,埃尼集团特意在北京新设代表处,以拓展绿色低碳能源领域的合作。“我在中国的角色就像新能源和新业务的桥梁。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能将集团在其他地区积累的经验,融入中国的绿色能源转型进程中。”他笑着说,这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就像意大利风味蔬菜汤,既美味又实用。
“最好的合作还在后头”
2025年,詹尼在上海参加中国欧盟商会25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迪乔瓦尼多了一个新身份——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负责推动欧洲企业在中国的业务,他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忙碌,“几乎每天都有人问我一些关于能源及国际业务的问题”。在迪乔瓦尼看来,能源始终是欧中双方最具协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欧盟与中国在能源转型目标上高度契合,期待未来双方不断深化在绿色技术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开启能源合作新篇章。”
中欧建交50年来,双边贸易额增幅超300倍。“在当今多变和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我们的合作有更重大的意义。如果将欧洲的‘规则和创新’与中国的‘规模和速度’结合,绿色能源转型可以在全球复制拓展。”迪乔瓦尼说。
他也提出,“当前欧中关系出现一些摩擦,正发生新的结构性演变”。但绿色转型的共同目标,可以让暂时的摩擦让位于未来的共同利益。“在人类历史上,闭关自守、设置壁垒、滥施关税从不曾促进进步和发展。”在多个场合,迪乔瓦尼致力于强调绿色转型在促进欧中企业合作中的作用。“今年7月的欧中峰会上,双方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这不仅是政治信号,也是行业和市场走向的路线图。相较于过去,我更加关注未来,我认为最好的合作还在后头。”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