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视野
纪念圆明园罹难16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横店举行
2025年09月26日16:23 来源:环球人物网
小号 中号 大号

9月19日至21日,纪念圆明园罹难16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横店国贸酒店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圆明园学会主办,浙江横店圆明新园有限公司承办,汇聚一众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代表,通过多元议程缅怀历史、传承文化、共商发展,为圆明园文化保护与传承注入新活力。

9月19日晚,启幕环节上,浙江横店圆明新园董事长桑小庆系统介绍了圆明新园在还原圆明园历史风貌、打造文化传承载体上的实践成果,表示期待与各方携手推动圆明园文化“活起来”。

随后学会香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伟江现场普及香文化知识,深入解读香文化与圆明园历史的深厚关联,并现场展示沉香、合香系列文创产品,让参会者在实物体验中感受传统香文化的当代魅力。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刁春波详细阐述朱砂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同时介绍位于贵州铜仁的中国朱砂研究院的建设进展与研究方向,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实践参考。

9月20日上午,全体参会人员前往圆明新园,参观了园区风貌及爱国主义教育项目。大家沉浸式体验了圆明园文化的当代传承,深刻体会“以新忆旧、以今鉴古”的纪念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相关领域专家,在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主持下召开圆明新园建成开放10周年专家座谈会。专家们围绕圆明新园的文化价值、教育功能、运营经验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讨,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在座谈会上做总结发言,他认为圆明新园在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表示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动圆明园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走深走实。

9月20日下午,纪念圆明园罹难165周年学术研讨会进入主题发言环节,参会嘉宾围绕纪念主题和征文成果做重要演讲,深刻阐释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同时通过签约、授牌与学术交流凝聚合作力量。

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做主旨发言,他表示,1860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焚毁是中华民族的伤痛记忆,而今在横店圆明新园举办纪念活动,正是新旧社会变迁、中华民族崛起的生动见证。他从“传圆明园之美、记强盗之罪、思清廷之耻、挖落后之根”四方面,强调纪念的核心意义,号召以历史为鉴,推动国家持续强大。

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在讲话中提到,165年前的圆明园之劫是中国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遗址如历史警钟时刻警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他高度评价中国圆明园学会组织的“圆明园:历史、文化与传承”主题征文活动,并建议借助现代科技、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圆明园文化创新传播。

中国圆明园学会自今年6月发起征文活动后得到社会各界文化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收到众多高质量的稿件。经严格评审后,学会邀请了15位专家学者在现场做代表性发言。

其中,南京大学教授章锦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霍政欣、北京大学教授窦尔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阚红柳、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董璁、曹新,以及故宫博物院馆员林德祺等人从专业与学术视角,对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保护与传承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学会皇家康养文化分会筹备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吴浩恺提出了“三个转折”——从皇家园林到康养圣殿、从御用专属到全民共享、从服务当代到助力国家战略,论证“圆明园+皇家康养”的必然性、现实性与战略性。

北京圆明大观园文化发展公司首席专家张天翔经过近五年的系统研究和百余次实地堪查,在原有红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了他的圆明园四十景与红楼梦荣国府大观园对比研究成果。

人民文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监芦永安围绕 “构建圆明园虚实相生元宇宙,关乎国运文化研究”做了主题发言,他建议以横店圆明新园为实践样本,设计场景构建路径与运营体系研究,以虚实相生圆明园的“小切口”彰显国运复兴的“大主题”。

此外,会议活动上,中国圆明园学会还分别与保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浙江横店圆明新园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资源整合搭建更广阔的文化传播与研究平台。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