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6日,黎明时分的伊朗德黑兰监狱,鲁兹贝·瓦迪在绞刑架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瓦迪在伊朗核科技研究所工作,是一名核工程师。伊朗当局指控其向以色列泄露了伊朗的核机密,导致伊朗核科学家在今年6月以色列发动的代号为“雄狮力量”的军事行动中被精准定位并清除。
谍影重重的德黑兰,正在上演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
通过摩萨德的忠诚度测试
鲁兹贝·瓦迪 伊朗核科学家,被指是以色列间谍,因泄露伊朗核机密被判处死刑。
瓦迪是伊朗核计划中的重要一员。他在伊朗国内完成了所有学业:2008年毕业于伊朗赞詹大学,主修机械工程;后进入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攻读核工程;2016年,在伊朗阿米尔卡比尔技术大学获得核工程博士学位。其间,瓦迪曾于2011年同伊朗著名核科学家阿卜杜勒·哈米德·米努谢赫尔以及艾哈迈德·佐尔法加里共同发表科研论文。这两名核科学家均在今年6月以色列发动的暗杀行动中丧生。
根据伊朗司法部门下属新闻机构米赞通讯社报道,瓦迪是在2023年通过一条网络私信与以色列情报与特情局(即摩萨德)建立联系,由此开始其间谍生涯的。
2023年的一天,一个化名为凯文的摩萨德特工给瓦迪发了一条私信,瓦迪回复了凯文,双方就这样认识了。
报道称,瓦迪和凯文在网络上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加密通信体系,以便双方神不知鬼不觉地传递消息。在具体操作上,瓦迪按照指示,购置了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两个闪存驱动器,摩萨德技术人员随后通过这些设备对其进行培训,指导安装特殊的通信系统——这套系统能绕过伊朗国家防火墙,并且信号稳定。而瓦迪的数字钱包,每个月都会收到一笔由摩萨德汇进的固定报酬。瓦迪后来在口供中提到,他最初向凯文建议,每周给他发送一份汇总信息,摩萨德分期付款。但摩萨德官员认为,瓦迪必须一次性将所有信息发给凯文,这样他们才能审核评估。于是双方达成了每个月支付一次报酬的约定。
此外,摩萨德方面还承诺瓦迪在完成长期合作任务后,会给他以及他的家人提供用于移民“友好国家”的护照。
2024年1月,瓦迪与摩萨德特工在奥地利维也纳碰面。瓦迪以去维也纳参加技术研讨会为由,在5天里辗转了7个安全屋——摩萨德为他设置的会面场所。每次进入安全屋前,瓦迪都需要经过裸体安检,然后换上会面专用的衣服。在安全屋里,摩萨德特工使用便携式脑电波仪对瓦迪进行测谎,检测其忠诚度。
通过摩萨德的忠诚度测试后,瓦迪正式开启了间谍行动。他回到德黑兰,很快展现出了情报价值。2025年6月,在一条加密信息中,瓦迪泄露了伊朗核科学家佐尔法加里的行程,导致后者在以色列6月发动的军事行动中丧生。不仅如此,瓦迪还向摩萨德特工传递了伊朗两大铀浓缩设施纳坦兹与福尔多的所有情报。
即使瓦迪行事谨慎隐秘,伊朗方面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在后来的一次出国旅行中,瓦迪又一次与摩萨德特工会面。返回德黑兰后,他被伊朗安全机构盯上了。最终,瓦迪被捕,被伊朗最高法院判处死刑。
收到哈梅内伊的私人邀约
与此同时,一名身份存疑的女记者,也将伊朗情报部门推向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年7月,伊朗议员卡瓦克比安突然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指控凯瑟琳·沙克达姆“渗透了120名伊朗高官”,“与他们发生了不正当关系”。沙克达姆曾是伊朗国家媒体上最受欢迎的女记者,一度以反战穆斯林的形象出现。2018年,画风突变。她离开了伊朗,转而在《以色列时报》上发表批评伊朗政府的文章。
1982年,沙克达姆出生在法国一个世俗化犹太家庭。她从小学业成绩优秀,拥有心理学学士学位,还在伦敦大学学院拿下金融学和传播学双硕士学位。在伦敦求学时,她遇到了后来的丈夫——一名来自也门萨那的逊尼派穆斯林。两人相识仅6个月,18岁的沙克达姆就决定嫁给他。他们育有两个孩子,但最终在2014年分道扬镳。
这段婚姻让沙克达姆走进了伊斯兰的世界,也为她提供了撰写政治分析文章的视角。在也门时,沙克达姆在《也门观察家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美国制裁伊拉克的文章,意外获得伊朗方面的关注。伊朗宣传部门官员塔勒布扎德敏锐地察觉到沙克达姆的价值,开始系统性地将她培养为伊朗对外发声的“国际传声筒”。在塔勒布扎德的运作下,沙克达姆顺利获得在伊朗政府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系统内活动的特殊许可。此外,伊朗官方还邀请沙克达姆担任国家媒体评论员,她借此机会采访了不少伊朗高官。
2017年,沙克达姆接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私人邀约。她后来回忆与哈梅内伊会面时的细节,说感受到了“强大气场”。在伊拉克南部,沙克达姆还见到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司令苏莱曼尼。她说:“这位将军在闲聊中突然提及某次军事行动。”
2017年5月,沙克达姆采访伊朗前总统莱希。
直到2018年3月27日,在即时通信软件“电报”上,一个与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有关的频道突然曝光了沙克达姆的“双重身份”,称她在为伊朗国家媒体撰稿的同时,还在为《以色列时报》效力。这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整个伊朗。伊朗多家新闻机构连夜将沙克达姆发表的文章删了个一干二净。
沙克达姆的立场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2021年,沙克达姆在以色列的报纸上发表评论,公然批评、攻击伊朗。她还担任过以色列媒体《政策论坛》的执行主任,并曾当选总部位于英国的“我们相信以色列”组织的主任,该组织呼吁扩大对以色列的支持。
此时,一些国际媒体开始报道沙克达姆如何潜伏伊朗高层的新闻。印度报刊《组织者》称,沙克达姆与伊朗政府和军队高官的妻子结交,从她们口中套取信息。沙克达姆还常借采访高官的机会,潜入伊朗涉密场所,偷拍核设施布局等。这些情报被她传递出去,最终落入摩萨德手中。
“此前,伊朗严重低估了以色列的军事冒险性与情报渗透能力,因此对其关键军事设施和军事人员的保护力度太薄弱。”
回顾在伊朗的日子,沙克达姆称那是“十年的努力、假装和游戏”。她曾表示,如果能为以色列从事间谍活动,将是“莫大的荣誉”,但她否认自己是以色列间谍,称自己立场的转变,是因为在和这个国家的人民交往互动后,信念发生了变化。
凯瑟琳·沙克达姆 曾任伊朗国家媒体记者,后为《以色列时报》效力,有报道称其渗透至伊朗高层。
伊朗官方媒体表示,伊朗安全和司法机构没有在沙克达姆案中发现不道德行为、可疑联系或非法行为的迹象。德黑兰检察机关则称,针对沙克达姆的指控是在“扰乱民意”,并要求卡瓦克比安提供证据。
行动仍在持续
今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后,伊朗在12天内抓捕了超过700名涉嫌为摩萨德效力的人员。此后,伊朗的反间谍行动持续升级。
“此前,伊朗严重低估了以色列的军事冒险性与情报渗透能力,因此对其关键军事设施和军事人员的保护力度太薄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在当前这场反间谍行动中,伊朗称绝不会宽恕任何间谍行为:6月25日,伊朗对3名参与走私暗杀设备导致政治人物遇害的间谍实施绞刑;8月9日,伊朗官方宣布逮捕20名摩萨德特工……
秦天认为,伊朗当前开展的大规模抓捕间谍行动本质上属于事后弥补措施,“虽具有亡羊补牢的意义,却难以挽回其在这次冲突中的实际损失”。秦天分析称,从伊朗2018年核档案失窃、2020年顶尖核科学家遇刺,到纳坦兹核设施连续遇袭,直至近期以色列对其发动的军事行动,暴露出伊朗3个层面的体系性漏洞:核心机密持续泄露、要害场所安防失效、边境管控严重失守。这些漏洞横跨情报、边防、安检等部门,非抓捕个别间谍所能修补。
伊朗肃清以色列间谍网络无疑将是一场持久战。秦天认为,以色列的渗透模式呈现出“人技协同”的特征,既在关键部门安插人力眼线,更依托其技术优势实施多层次穿透。这种复合型渗透模式进一步增加了伊朗的防御难度,伊朗必须采取体系化的应对策略。
伊朗,以色列,摩萨德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