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际
联合国80周年丨玛格丽特,打破联合国女性“天花板”
2025年08月21日09:53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张贵洪 李文澜
小号 中号 大号

玛格丽特·琼·安斯蒂(1926年—2016年)

联合国首位女性副秘书长,曾担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总干事一职。她多次打破联合国女性高级别职位的“天花板”,成为联合国里的女性先锋,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领域作出杰出贡献。

1952年,随丈夫远赴菲律宾马尼拉的玛格丽特·琼·安斯蒂遭遇婚姻破裂。为了挣钱买回国船票,她在联合国驻菲律宾办事处找到一份工作,成为联合国技术援助委员会的一名普通职员。那时的她或许未曾想到,这会成为她在联合国41年辉煌职业生涯的起点。

玛格丽特多次打破联合国女性高级别职位的“天花板”,曾先后担任过联合国驻地代表、助理秘书长和副秘书长。任职期间,她积极推动解决国际事务,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成为联合国里的女性先锋。

寒门才女踏足政坛

1926年6月25日,英国埃塞克斯郡里特村,一名女婴呱呱坠地,她就是后来成为联合国首位女性副秘书长的玛格丽特。她的父母曾因照料年幼的弟妹失去求学机会,因此只养育了这一个孩子,并“望女成凤”,全身心投入到对她的教育之中。

玛格丽特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纵使曾罹患重病,又遭遇乡村女校长“乡村孩子不如镇上孩子聪明,女孩更甚”的偏见,她仍以优异成绩考入切尔姆斯福德女子郡立高中,并取得法语和西班牙语一级荣誉的佳绩。值得一提的是,她学会西班牙语仅用了3个月。1944年,她成功进入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攻读现代与中世纪语言,并于毕业后前往伦敦大学继续深造。

1948年,玛格丽特进入刚对女性开放的英国外交部,在拉美事务处担任三等秘书。然而,彼时的外交部弥漫着浓厚的性别偏见,竟以“防范拉丁民族热情引诱”为由,拒绝派女外交官去拉美。此外,外交部还有很多基于陈腐观念的政策,如要求女性雇员结婚后辞职等。玛格丽特在外交部的外交生涯因此提前结束。

1952年,她与英国外交部的同僚迈克尔·罗瑟拉姆·斯塔基成婚,并随夫远赴新加坡和菲律宾马尼拉。没想到,她的婚姻没过多久便告破裂。然而,滞留马尼拉的她为挣钱买回国船票而找到的一份工作,却意外开启了她的联合国生涯。

“我自1952年起就与联合国结缘。”玛格丽特在离世前数月接受联合国新闻中心专访时回忆道,“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方散,联合国作为防止人类浩劫重演的最重要机制应运而生。我很幸运,当时年轻,能参与到联合国创立初期的工作中。”

创下多个第一

玛格丽特的联合国足迹遍布亚非拉三大洲。1957年,她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乌拉圭代表,这是联合国首次由女性担任驻地代表。

起初获任时,有人称这场女性任命只是“试点项目”。7年后,发现岗位上仍只有自己一名女性,玛格丽特便询问总部“自己是不是失败的试验品”。但事实证明,这次“试点”取得了成功。她曾先后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8个国家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地代表,并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成为驻地国政府倚重的经济政策顾问,主导规划和实施了众多发展项目。

1987年,奥地利维也纳,玛格丽特(右)与获得联合国和平卫士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国际书记弗里茨·马施合影。

1974年,她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担任高级职位,并于1987年成为联合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秘书长。她多次临危受命,在墨西哥地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科威特油井火灾等重大灾难救援行动中扮演关键角色,还曾为秘书长执行特殊使命,协助深陷经济困境的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国家脱困。

此后5年,玛格丽特出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总干事,是首位担任此职务的女性。她同时兼任社会发展与人道主义事务中心负责人及联合国系统所有禁毒项目协调员,责任重大。1992年,她再创历史,作为秘书长驻安哥拉特别代表,在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二期任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首位领导维和特派团的女性。

1990年,古巴哈瓦那,玛格丽特(右一)和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右二)在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大会上合影。

1993年7月离开联合国后,玛格丽特继续发挥余热:担任过玻利维亚政府发展和国际金融事务特别顾问,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撰写报告,率美洲开发银行代表团前往玻利维亚开展社会经济改革考察,为联合国政治事务部和维和行动部提供冲突后建设和平的咨询。直到生命的尽头,她都在对抗战争与贫困,为和平与发展笃行不倦。

因对国际公共事务作出杰出贡献,玛格丽特获得过很多荣誉。1991年,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授予她荣誉院士头衔。她则在学院设立“玛格丽特·安斯蒂发展中世界基金”,资助研究生实地调研。1994年,英国女王授予她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爵级大司令勋位。她还曾获奥地利、玻利维亚、摩洛哥政府嘉奖。

2016年8月25日,玛格丽特辞世,享年90岁。她的遗产促成了纽纳姆学院玛格丽特·安斯蒂全球研究中心的设立。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这样评价她的一生:“她是真正的全球公民,其职业生涯有力地证明,个体有能力改变我们的世界。”

“永不打字”的人生格言

2003年,玛格丽特出版回忆录《永远别学打字:联合国的一位女性》。这个标题正是她毕生践行的格言——“永不打字”。不过,这并非拒绝技能,而是向时代桎梏发出的有力抗争。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如此评价:“国际社会真正的先锋……讲述了丰富迷人的人生,还呈现了只有内部人士才能提供的,对冲突本质、和平与发展工作的深刻见解。”

玛格丽特回忆录《永远别学打字:联合国的一位女性》。

“我很幸运能在女性名额严重受限的时期就读于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对于拥有学位的女性,除了教学之外,职业选择寥寥。”她在自传中写道:“我的许多同龄人不得不参加秘书课程,成为学识资历或不及己的男性的助手。为此,我很早就决定,为了避免类似的命运,我永远不会学习打字!”

在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面前,玛格丽特坚守自我,断然拒绝将性别视为从事高级别工作不可逾越的障碍。对此,玻利维亚前总统贡萨洛·桑切斯·德洛萨达说:“感谢上帝,她从没学打字,而是学会了思考与关怀!”

1956年,墨西哥驻地代表拒绝让玛格丽特做他的副手,因为他发现玛格丽特不会速记和打字,而后把她打发到哥伦比亚。然而,坏事变好事。一年后,恰逢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关注女性代表缺失问题,她因此被选中领导开发计划署驻乌拉圭工作。

玛格丽特一次次突破时代对女性的禁锢。当被问及投身于联合国的最大优势时,她的答案是:冒险。她说:“就像游泳,不跳到深水区,你不知道自己真正能游多深,而这需要倾尽一生的奉献。”

玛格丽特在英国联合国协会主办的2012年联合国论坛上发表讲话。

玛格丽特的一生正是向着“更深水域”不断进发的壮阔航程。在联合国这片广阔海域中,她一次次破浪前行,驶向更高职务、担起更重使命、奔赴更艰巨的航程。她是国际事务领域女性的先驱,持续挑战自我极限,也不断拓展人类文明边界。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天花板”,终究未能困住这位矢志不渝的破壁者。(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联合国,玛格丽特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