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基米日·什曼凯维奇是一位波兰老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被占领后,他加入苏联红军,投入到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战斗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后,什曼凯维奇又随苏联红军转战中国东北,投身支援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斗。2015年,中国政府曾邀请老人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但老人因为健康原因没能参加。如今,老人已经去世,他的妻子向记者讲述了那段永不褪色的抗战记忆。
芭芭拉·什曼凯维奇今年已经92岁,每当看到墙上那些丈夫生前留下的勋章,记忆就会将她带回到八十年前——那个改变丈夫一生命运的东方战场。
波兰二战老兵什曼凯维奇的遗孀 芭芭拉:当年什曼凯维奇的父亲下落不明,他从波兰波兹南出发,开始了人生冒险,决定寻找父亲,最后竟机缘巧合远行到了中国。
1945年初夏,当欧洲战场的硝烟逐渐消散,年仅11岁的什曼凯维奇跟随苏联红军第五军,踏上了开往中国东北的军列。列车穿越广袤的西伯利亚,最终抵达牡丹江。部队经过长途跋涉后建立营地,随即投入对日本关东军的作战。
波兰二战老兵什曼凯维奇的遗孀 芭芭拉:什曼凯维奇常执行侦察任务,因为身材瘦小便于隐蔽,机灵鬼哪儿都能钻,总能打探到消息,是个出色的侦察兵。他说自己很受战友的喜爱和器重,大家都叫他“小沃沃迪亚”(什曼凯维奇的昵称)。
少年什曼凯维奇被编入侦察排,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身手,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在一次行动中,他所在的小队曾一举俘虏了7名日本士兵。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在一次任务中,他不幸被子弹击中,重伤倒地。
波兰二战老兵什曼凯维奇的遗孀 芭芭拉:战斗中他跌入隐蔽的陷阱,腿部粉碎性骨折,医生差点要截肢,情况很糟糕。所幸,最终腿保住了,但常年要忍受疼痛。因为当时植入很多钢板螺钉,他把痛苦都化作玩笑,常说“会痛说明腿还在,一切正常”。
芭芭拉说,在中国并肩作战的短短数月里,中国军民展现出的坚韧品格与不屈信念,在什曼凯维奇心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波兰二战老兵什曼凯维奇的遗孀 芭芭拉:他对中国军民充满敬佩,虽然民众生活困苦,但他钦佩这种凝聚力,很难用言语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品格赞不绝口,用他的话说,这是个真正非凡的民族,能在困境中自强不息。他始终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充满敬意。他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这份情感伴随终生。
在波兰援华抗战的队伍中,还有许多像什曼凯维奇这样的英雄,比如驾驶战机翱翔中国长空的波兰功勋飞行员乌尔班诺维奇和创造生命奇迹的医生傅拉都,他们的故事成为中波共同抗战的珍贵历史见证。
芭芭拉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世界永远和平,战争不再发生。
波兰二战老兵什曼凯维奇的遗孀 芭芭拉:说到底,战争是最为不幸的人间惨剧,我知道中国深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之苦,那时的世局纷乱如麻。如今我已风烛残年,惟愿余生天下平安,不再有战争。
沃基米日·什曼凯维奇,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