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际
泰国富豪为啥这么多华人?他的“爽剧”告诉你
2025年08月09日09:45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何宇婧 马亦寒
小号 中号 大号

“像弱者一样奋力拼搏,

像独角兽一样崛起。”

今年夏天,一部名为《疯狂独角兽》的泰剧火了。自5月上线Netflix以来,这部剧很快在许多国家霸榜收视前10名,被不少观众称为“冷门黑马”。

剧中,泰国山村青年善迪(Santi)到大城市闯荡,从零开始创办快递公司,最终扭转自身命运的故事,让无数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比剧情更具传奇色彩的,是故事背后的原型人物——泰国闪电达快递(Flash Express)的创始人李发顺。

李发顺是泰国华裔、中国女婿,他自称“比泰国人了解中国,又比中国人更了解泰国”。2017年,李发顺在泰国创立了闪电达快递。仅用4年时间,公司估值便攀升至21亿美元,成为泰国第一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并且未上市的短期创业公司。

剧中台词“像弱者一样奋力拼搏,像独角兽一样崛起”,恰如其分地总结了李发顺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

“我从未见过如此充满力量的人”

由于故事原型人物李发顺精通中文与泰文,其创业团队中也有不少来自中国的人才。为了把这个故事讲好,泰剧《疯狂独角兽》的制作团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剧组在泰国北部、曼谷以及中国多地取景拍摄。剧集中超过半数的对话使用中文,还启用了不少中国演员。

拍摄时,跨语言、跨国家的复杂制作模式给剧组带来了巨大挑战。导演邦帕卡布坦言,为了协调中泰两国的演员、训练他们说中文台词,他压力如山。

不过,邦帕卡布也和媒体分享了一些让他觉得十分过瘾的戏份。比如第一集善迪和“张老板”喝酒的戏中,摄制组请了一位中国演员来演“张老板”,让这场戏增色不少。

·《疯狂独角兽》剧照。

在正式拍摄之前,邦帕卡布曾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潜心打磨剧本、编写故事。当被问到最初为何选择李发顺为原型时,他介绍,李发顺不仅克服了来自社会底层的种种困难,还成功在竞争激烈的快递行业站稳脚跟,“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

邦帕卡布透露,他是在制片人的引荐下结识了李发顺,“见到他本人后,我深受震撼,我从未见过如此充满力量的人”。

最终,李发顺的故事得以还原,让观众忍不住想要探寻其真实的创业历程。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评价道:“李发顺作为泰国华侨,他的创业故事展现了个人能力与机遇的完美结合。”

“独角兽”崛起

1987年,李发顺出生在泰国北部山区,一个中泰混血家庭。他是泰国第四代华侨,祖籍在中国云南省。

小时候,李发顺生活十分清苦,家里用电都很紧张。他亲眼目睹了父母为生活奔波的艰辛,立志长大后要创业经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上大学期间,李发顺结识了来自中国的妻子,经过多年相处,两人最终在2016年走入婚姻。大学毕业后,李发开始创业,涉足过多个行业,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房产中介。

由于妻子是中国人,李发顺经常需要在中泰之间寄送物品,但泰国当时的跨国物流效率低下且费用很高。于是,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萌生:能不能缩短中泰跨境物流的时间?这个想法,后来成为了闪电达业务的雏形。

2014年,李发顺在清迈创建了一家小型快递公司,专门做跨境物流生意,同时还兼营房产中介业务。

公司刚起步时,团队规模很小,只有三个人:负责收货打包的李发顺,一名司机,以及另一名员工。半年后,李发顺发现公司的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于是索性停掉了房产中介业务,一心投入干快递。

·闪电达线下门店。

2017年,李发顺敏锐察觉到东南亚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3G、4G网络覆盖率高,电子支付逐渐流行开来。这些迹象都预示着电商行业蕴含着巨大潜力。基于这一判断,李发顺在之前的小公司基础上,正式创立了闪电达快递公司,专门承接电商行业的物流业务。

当时,泰国的快递行业还很落后,发快递需要手写填单。李发顺曾描述当时的情形:“晚上10点左右,还有很多人拿了包裹在排队投递,他们一边拎着大麻袋一边发脾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快递早已实现了电子化。

为了弥补差距,李发顺考察了很多国家和团队,还一个人来到北京学快递技术。创业初期,李发顺每天仅睡4个小时,立志要做泰国快递界的两个“第一”:第一家免费上门揽件的快递公司,以及第一家全年无休运营的快递公司。

2018年,闪电达以低价策略迅速切入市场,运费仅收取25泰铢(1泰铢约合0.22元人民币),远低于当时行业普遍的60泰铢,成功吸引了大量客户。面对同行公司已拥有上万家门店的竞争格局,李发顺让一线快递员充当“移动式门店”,提供免费上门取件服务,打造了差异化优势。凭借低价策略和创新的业务模式,闪电达很快募集到400万美元的首轮融资,营业额更是飙升至21.23亿泰铢。

拿到融资后,李发顺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帮助闪电达实现了快递单的全面电子化。当客户下单时,软件系统会像中国的快递一样提示快递员“您有新订单了”,还会帮快递员规划好路线,大大提升了派件和揽件的效率。

有了技术系统的助力后,闪电达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公司递送的包裹数量超过1亿个,次年公司宣布完成2亿美元的又一轮融资。

然而,此时疫情来袭,快递行业备受打击。当时,闪电达有一个每天能处理30万件货物的分拣中心,但其中的工作人员新冠确诊率超过60%,给业务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一次公司会议中,李发顺正在台上做分享,台下同事问他:“老板,如果我们都病倒了,您才会关闭这个分拣中心吗?”他一时语塞。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对客户负责,更要对员工及其家人负责,他当场决定关闭该分拣中心两周。

分拣中心关闭后,公司损失惨重,还影响了电商买家、卖家的物流业务。但紧接着,他又做出一个更大胆的决定:退还卖家运费,对所有货物照单赔偿,同时给予买家礼券补偿。李发顺原以为这个先斩后奏的决定可能会引发股东不满,没想到股东们都全力支持。

经历疫情的考验后,2021年,闪电达全年总收入达170亿泰铢,成功派送了6亿件包裹,估值达21亿美元。

2022年,公司完成了4.47亿美元的F轮融资。同年,李发顺入选“福布斯中国·全球华人精英Top100”榜单。

回顾创业之路,李发顺认为,正是曾经的艰苦经历让他学会了不轻易认输。他说:“刚创业时,房间里连空调都没有,只能把冰块挂在风扇后面降温,全身热得起红疹。这样的苦都熬过来了,我还怕什么?哪怕睡大街我也不怕。”

更深更广

如今,闪电达坐上了泰国第一大民营快递公司的位置,覆盖全泰国77个行政区,设立了超过2500个网点。

面对成绩,李发顺希望公司能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将触角伸向泰国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快递的便捷。为此,闪电达还与其他公司合作,依托便利店把配送服务下沉到社区,提供全天24小时不打烊的快递服务。

·李发顺。(资料图)

对于快递行业的发展态势,江瀚分析称,政策法规的调整很可能成为行业发展的绊脚石,特别是在跨境物流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尽相同,这无疑会增加运营成本。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会给快递行业带来额外负担,可能导致“低价”竞争优势不再明显。

面对这些挑战,闪电达已开始向综合供应链平台转型,业务拓展到仓储、金融等多个领域。江瀚认为:“闪电达的这些转型,有助于应对行业风险,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李发顺曾说:“创业者永远无法预知市场的变化,甚至不确定明天这个市场是否还存在。所以做任何事都要有备选方案,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市场的持续变化,他已在未雨绸缪,未来这只“独角兽”是否还能保持优势,还需时间给出答案。

监制:张   勉

编审:尹   洁

编辑:徐力婧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键词:

李发顺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