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江浙沪第一天路”上的青年养修队
2025年08月07日17: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房建川 等
小号 中号 大号

今年的7、8月份,是沪苏湖高铁建成开通后的第一个暑运。如何在暑运期间保障这条铁路的安全?重任被压在了一支年轻的桥梁养修团队的身上。

沪苏湖高铁被誉为“江浙沪第一天路”,这条路上除2座车站为既有车站外,其余车站均为新建车站,人们称它是一条在江浙沪“横着走”的高铁线路。铁路建设难度大,后期维护保养难度也高。沪苏湖高铁四分之一路段跨越湖泊,全线37座桥梁串联起243条河流及多条重要水系,水网密布的特质让铁路桥梁养护工作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

盛夏来袭,台风频繁登陆,持续高温与降雨大风交织。暑运期间,沪苏湖铁路日均开行150余列列车,它是长三角重要的旅游交通干线——维护保养再难,列车也不能停。

在沪苏交界的元荡湖桥下,一支平均年龄仅27岁的桥梁养修团队站上了前线。桥梁排水设施能否应对强降雨?支座、螺栓在湿热环境下会不会出现松动、锈蚀?这些关乎铁路运输安全的细节,是他们暑运以来每日巡检养护的焦点。

盛夏的午后,副工长陈冲爬上软梯,和伙伴们一起钻入松湖特大桥元荡湖段的箱梁内。箱梁内部由于每隔32米左右才有一个检修口,这个密闭漆黑的空间比室外闷热许多。他们只有4个小时的天窗时间(即没有列车通过的空档时间,记者注),需要对松湖特大桥元荡湖区段的100跨箱梁、400个支座、3000余颗螺栓进行检修。

众人一字排开,缓步向前,有的眼睛紧盯着梁体,一寸不落地向前排查,仔细观察是否有积水、渗水情况;有的手持检查锤,梁体轻轻敲击并侧耳倾听,不放过一处破绽。

箱梁检查后,陈冲和伙伴们通过向下的爬梯,来到了桥墩下部。桥墩下部空间仅有80cm,他们需要蜷缩在狭窄的空间内对桥墩支座、螺栓进行检查。由于元荡湖夏季水位较高,增加了桥下支座、螺栓的锈蚀概率,需要他们格外仔细。

同事们把这种“钻下去,再爬出来”状态,形象地比喻成“超级马丽”。马里奥是朱科铖最爱的游戏角色,他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乘坐动车组列车通勤返沪穿越元荡湖时,自己心里都会感到自豪。

4小时后,元荡湖区段混凝土箱梁梁体及支座、墩台吊围栏全部检查结束,作业返程。桥下,“马里奥”们身着黄色工装的身影渐行渐远;桥上,往来的复兴号动车组掠过沪苏交界处的这片“天空之境”平稳前行。

(房建川 汪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键词:

沪苏湖高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