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8时,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下称: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将在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区域举行。
国际体育盛会的开幕式,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和想象。成都世运会开幕式总体创意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8月4日晚,川观新闻记者专访了开闭幕式总撰稿乔卫。
乔卫
关于创意
一场屋檐下的相聚
被确定为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举办地后,“天府之檐”成为关注焦点。与常见的体育场、体育馆不同,这里是户外开放空间,有自然湖景与绿地,也有城市楼宇与道路。“场地选择就是别开生面的。”乔卫说。
站在创作和设计的角度,别开生面也意味着挑战和突破。两年前乔卫在成都大运会上担当同一角色。彼时那场开幕式,“阳光”是核心意象。本次世运会,如何在户外公共空间,完成一次全球运动员和代表团的相聚?这是乔卫和团队在设计之初,一直尝试理解的重点。经过碰撞,创意的关键落在屋檐。
“屋檐是什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它是‘家’的代名词,是人们休憩、避雨的港湾,象征着温暖与安全。”乔卫介绍,最终,开幕式的总体创意设计运用这样的理念,把巨型的“天府之檐”化作为内心中对家的理解。开幕式当天,在这个家的屋檐下,客人和朋友携手而来。眼前,有湖光山色、城市美景,还有运动玩乐的人群,这就是和合共生的家的场景,也和世运会突出个性和趣味性息息相关。
围绕屋檐,细节设计方面也考虑了很多。比如落日余晖落在屋檐之上的光影呈现等,而这些创意,将通过长度超400米的数字化显示屏来呈现。
“如果只用一个词语来诠释这场开幕式,那么可以是‘缤纷’。”乔卫口中的“缤纷”,有很多色彩并非来自于效果绝顶的舞台灯光。碧的水,绿的草,错落的城市天际线,以及从晚霞到夜幕的天空,都是成就“缤纷”的重要色彩。
关于文化
古今相融,展现当下生活
国际体育盛会的开幕式,也是展现文化特色的重要舞台。
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一直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目光。在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巴蜀文化贯穿始终,“包括但不限于太阳神鸟、蜀锦蜀绣、说唱俑等。”乔卫说,从开幕式的文艺节目到视频呈现,从引导员的服装到演员的头饰,甚至地面上的投影,都饱满而丰富地呈现了属于这片土地的、令人难忘的传统文化元素。
古今相融也是重点。“我们想在开幕式当中,充分展现当下的生活。”在乔卫看来,当下的中国,此刻的成都,自信且充满生机。自然的表达和自信的流露,是最真实的写照。
开幕式之中,有许多创意和理念正是这样而来。如开场节目《缤纷之约》,舞台表演中穿插的街舞、骑行、街头滑板,乃至Rap、打碟等演绎,皆是城市动感生活的日常剪影。不仅展现了年轻人的热情,还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体现了成都的包容与自信。
开幕式现场,除了搭建8000个临时座席,还将有千余名观众临湖而坐,在自在惬意的氛围中欣赏演出,更是还原了那份松弛与包容。
“这次开幕式,就是在古往今来,传统和当代之间找到一种融合。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融合,完成一次奇妙的、美妙的、有所超越的创作和创新。”乔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