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老战友江志顺送来的《历史的见证——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摄影记者作品选》画册,如一扇厚重的历史之门在我眼前缓缓开启。这本画册以12位范长江新闻奖得主的摄影作品为骨架,撑起了一场跨越时代的视觉盛宴。名家们用镜头捕捉光影,以胶片、数码镌刻岁月,将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尽是震撼与钦佩。
一
翻开中国新闻史的长卷,那些定格重大历史瞬间的新闻经典,早已在民族记忆中烙下辉煌印记。正如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于宁所说: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范长江先生挺身而出,以笔为剑、以镜为眼,坚守真理、追逐光明、报道真相。他始终站在历史潮头,用红色新闻经典诠释着"范长江精神",这份精神如不灭的火种,教育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砥砺前行。
1991年,经中宣部批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设立"范长江新闻奖";2005年,它与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分设长江、韬奋两大系列,每两年一届的评选已成为新闻界的精神坐标。三十余载风雨兼程,160余位中青年记者从这里脱颖而出,他们以爱党爱国的赤诚、追求真理的执着、深入现场的坚守,为新闻队伍树起了不朽标杆。
在这支光荣的队伍中,十多位摄影记者尤为耀眼。他们是江志顺、俞新宝、徐京星、王瑶、居扬、乔天富、王天定、于文国、李靖、贾国荣、王健、冯凯旋等。这些名家一手握相机捕捉时代脉搏,一手执笔墨书写人间真情,将"范长江精神"融入每一次按下快门的瞬间。在祖国的山川大地间,在各条建设战线上,他们用脚步丈量山河,用镜头定格永恒,留下了一大批足以传世的新闻摄影佳作。
《刘洋顺利自主出舱》2012年6月29日11时23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顺利自主出舱。至此,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李靖摄
俞新宝是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图为1972年5月,他拍摄的上海市本溪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进行紧张的拔河比赛情景。
徐京星是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图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他拍摄的神舟五号飞船经历20多个小时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后,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降落时的情景。
王瑶是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图为2019年8月15日,她拍摄的是西藏一位脸上涂“土恰”的姑娘。“土恰”是她们用烟垢自制的防晒美容霜。
居扬是第八届范长奖新闻奖获得者。图为她拍摄的2008年5月16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母亲吴泽会隔着救援直升机的窗玻璃与儿子告别时的情景。
王天定是第十一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图为他拍摄的2017年3月25日,随着阵阵鞭炮声,一台深水井钻机在河南省卫辉市狮豹乡土池村坚硬的岩石上徐徐转动和老大娘盼望甘泉的情景。
于文国是第十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图为他拍摄的是一位在洪水中搏斗了两个小时后的武警战士的脊梁。
贾国荣是第十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图为他拍摄的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紧急调集全军医疗队在北京小汤山建立的临时中心。
王健是第十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这张照片是他拍摄于2003年8月22日,当时固原人民的精神生活还相对匮乏,好不容易有场秦腔演出,聚集了众多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