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双周刊8月18日(提前出版)刊发题为《焦尔吉娅·梅洛尼将带领欧洲走向何方》的文章,作者是马西莫·卡拉布雷西。文章认为,上任近三年来,48岁的梅洛尼成为欧洲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她正在构建一种新型民族主义,即民粹主义的、本土主义的、亲西方的,但又致力于欧洲和大西洋联盟。全文摘编如下:
7月4日傍晚,在意大利政府所在地罗马基吉宫,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正走在铺着大理石的大厅里。过去一个小时,她坦率地回答了有关她的个人经历、从政之路和执政成绩的问题。随着采访接近尾声,她向记者提出一个问题:“我的经历,我在政府中的作为,有没有让你联想到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是梅洛尼无法回避的话题。2022年10月,她凭借贝尼托·墨索里尼最后一批忠实追随者创立的运动上台。当时意大利及欧洲各地的批评者称,梅洛尼所呼吁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西方文明”的捍卫,预示着这个世界第八大经济体将转向极右翼。
但梅洛尼的表现让批评者感到困惑。在国内,她在一些较为激进的竞选承诺上转向中间立场;在国际舞台上,她表现得更像是务实的保守派,而非右翼革命者。梅洛尼支持欧盟、北约和乌克兰,还在美国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伊始,巧妙调和了美欧之间的紧张关系。
构建新型民族主义
上任近三年来,48岁的梅洛尼成为欧洲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她身高约1.6米,来自工人阶级,没有大学学位,是未婚母亲。梅洛尼反对她所谓的“同质化”全球主义,却支持欧洲一体化。作为意大利首位女性领导人,她表示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不得不面对荒唐的刻板印象”,但反对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或其他形式歧视所做的尝试,称其为“配额制”。她宣称,保守派在稳定意大利以混乱著称的政府和提高其债务评级方面取得胜利,但她同时推行的政策议程却与全球范围内崛起的威权领导人阵营步调一致:巩固行政权力,打击媒体,对司法机构施加控制,针对无证移民,并限制某些形式的抗议活动。
从这些矛盾中,梅洛尼正在构建一种新型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本土主义的、亲西方的,但又致力于欧洲和大西洋联盟。“我们必须捍卫我们的本质、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身份认同、我们的文明。”她说。这一切最终走向何方,其影响将不止于意大利。从葡萄牙到罗马尼亚,曾被排斥的极右翼极端分子正在取代传统的保守党派。这给欧洲的中间派政府带来危机。
梅洛尼的能力在4月中旬显露无遗,当时她抵达华盛顿,按惯例坐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滚烫”座位。特朗普在上任头六个月里,通过邀请外国领导人到白宫西翼,然后让媒体进来,试图上演一场场“主导权秀”,以此彰显自己的“强者”地位。那些未能表现出必要顺从姿态的访客都付出了代价,比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轮到梅洛尼时,她格外小心,避免出错。她准备了一叠卡片,上面写着自己在可能涉及的每个问题上的立场,最终沉着通过了这场公开考验。
然而,问题出现在媒体离开后,当时话题转向俄乌冲突。梅洛尼坚定地为泽连斯基辩护,并强调有必要支持乌克兰战斗到底。梅洛尼称,特朗普听取了她的意见并作出回应,双方交流并未陷入争执。“他是个斗士,我也是个斗士。”她说。
始终保持独立个性
梅洛尼的坦率一直是她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她从小就这样。”她的姐姐,也是最亲密的顾问、现任意大利兄弟党领袖阿里安娜说。
阿里安娜说,梅洛尼没有上大学是因为付不起学费。为了挣钱,她卖过CD,做过保姆。但在青年集会和群众大会上,她展现出卓越的演说能力和政治运作才能。她在青年阵线组织的晋升速度很快。2004年,27岁的她当选为党内青年组织的领袖,当时该党已更名为“全国联盟”。两年后,她赢得代表加尔巴泰拉的议会下院席位。又过了两年,她在贝卢斯科尼领导的中右翼政府出任青年部长。31岁的她成为意大利战后最年轻的内阁成员。
她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个性。2012年,梅洛尼退出贝卢斯科尼领导的执政联盟。这是冒险之举。她新组建的政党“意大利兄弟党”——其名称源自意大利国歌的开篇词句——成立之初仅获得2%的支持率。2016年,怀着女儿的梅洛尼竞选罗马市长,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名气。尽管落选,但到2018年,该党已在议会中赢得数十个席位,并重新加入中右翼联盟。次年,她发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演讲,以充满反抗的语气宣告:“我是焦尔吉娅,我是女性,我是母亲,我是意大利人,我是基督徒。这些身份,谁也无法夺走。”
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国都一致支持看守政府,梅洛尼却拒绝支持。此举为她最终掌权铺平道路。2022年,她领导一个右翼联盟,承诺在地中海对移民实施海上封锁,并坚决对抗“全球主义者”。梅洛尼所在的联盟以18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对手,意大利兄弟党赢得26%的选票,远超其他右翼政党。这些政党迅速团结在她身后,使她在议会两院都轻松占据多数席位。观察人士指出,梅洛尼掌权与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差不多相隔整整100年。
释放“长期遏制力量”?
一路走来并非易事。她的当选曾被视为意大利在欧洲及西方世界角色的不确定因素,华盛顿和一些欧洲国家政府担心,她在国际事务上可能会走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的老路。
她的首次出访是前往布鲁塞尔,会见向来保守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后者曾对梅洛尼的崛起持怀疑态度。意大利外交官们在白宫和国务院展开斡旋,为她安排了在巴厘岛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与拜登会面。到2024年3月她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进行一对一会谈时,拜登已成为她在全球范围内最直言不讳的支持者之一。
梅洛尼赢得持怀疑态度者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她出众的才能。“一个人是否是政坛高手,你是能察觉到的。”一名在布鲁塞尔任职、曾目睹梅洛尼在欧盟各机构间周旋的外交官说。但梅洛尼也采取了实质性立场支持西方联盟——尽管意大利与俄罗斯有着长期关系,梅洛尼仍明确表示有必要支持乌克兰。
在国内,梅洛尼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她试图扩大总理的权力,并通过一项安全法案,限制某些类型的抗议活动,同时加重对其他抗议活动的惩罚。她正试图通过一系列复杂举措“改革”司法体系,旨在扩大总理对起诉的控制权。
梅洛尼的标志性立场是打击非法移民。法院阻止了她尝试推行的诸多举措,其中包括一项成本高昂的贸然之举——她花费6750万欧元在阿尔巴尼亚设立一个移民拘留设施,结果该设施被判违法。
然而,欧洲其他领导人却有意效仿梅洛尼的做法。“通过与移民路线沿线国家合作,你取得显著进展。”英国中左翼首相基尔·斯塔默去年9月访问罗马时对梅洛尼说,“我很高兴我们正在深化这方面的合作。”
梅洛尼还与冯德莱恩结成联盟。在特朗普打响贸易战之初,冯德莱恩曾依靠梅洛尼稳定欧洲与美国的关系。
梅洛尼想要一个有更大行政权力的体制,倡导一种能够包容极右翼政党而非将其拒之门外的民主模式。批评人士称,通过整合意大利形形色色的右翼集团,梅洛尼可能会释放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长期以来一直努力遏制的力量。
在战后规范正逐渐淡化的当下,梅洛尼令人不安的地方,与其说是她自身的行为,不如说是她对民族主义在过去所释放力量的包容。就连她自己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采访结束后,梅洛尼再次追问,想知道外界对她的看法如何。“你真的有什么担心的吗?”她向记者问道,“这是我想知道的。”在欧洲,威权主义的幽灵及其数千万受害者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大陆的每个角落,人们很难不对此感到担忧。(编译/沈丹琳)
梅洛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