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1939年4月·河北河间·贺龙
齐会战斗,平原上的歼灭战
2025年07月29日10:30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许晔
小号 中号 大号

贺龙(1896年—1969年) 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全民族抗战期间,他任八路军120师师长,率部深入敌后,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挺进冀中后,指挥了齐会歼灭战等多场战斗,巩固扩大了冀中抗日根据地。

从河北省河间市出发,驱车沿东北方向行驶约40分钟,再穿过一片广袤翠绿的田野,便来到了齐会村。村里有棵老槐树,凑近看,树身上有不少孔洞。“那是弹孔。”乡里的宣传委员孟宁静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当年侵华日军来犯时,这棵老槐树饱受冲击,树冠被炮弹炸毁大半,“剩下这一半活了下来,屹立至今”。

齐会村的老槐树,树身上有弹孔以及被炮弹轰炸的痕迹。(本刊记者 许晔/摄)

那场战斗发生在1939年4月。当时,贺龙作为八路军120师师长,率部在齐会地区与日军精锐激战3天,歼敌700余人。这是120师挺进冀中平原后打的第一场大歼灭战,不仅打出了我军的威风,也让齐会村出了名。

如今,每年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到村里看看满身弹孔的老槐树,参观齐会战斗纪念室和纪念碑。村里的老人总操着一口方言,热心地给访客指路:“这些年,咱们过上了好日子,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国家的过去。”

“来多少消灭多少”

1938年11月起,日军集中兵力,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连续围攻,侵占了雄县、霸县、安国、蠡县、博野5座县城。“随着县城相继沦陷,冀中抗日根据地日渐缩小,情况十分严重。中央军委指示贺龙率120师主力挺进冀中平原。”国防大学原教授李大光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冀中地区千里平川,用当地人的话讲,“隔老远就能看见兔子跑”。八路军长期在山区作战,对这样的地形感到陌生,一些人心里打鼓。贺龙却不怕,认为山地作战有山地的条件,平原作战有平原的条件。“平原作战就是要依靠村缘、村庄和房屋。”他告诫团、营指挥员,“在宿营前,你们这些当干部的,要多做点工作,把值班部队带上,到村子周围走一趟,让部队把地形摸清,将敌人可能来的方向搞明白,把我们怎样对付敌人的办法研究好。千万别马虎,马虎了是要吃亏的。”他还十分重视侦察工作,要求“侦察员要一直放到敌人鼻子底下”,以随时了解敌情,掌握主动权。

“靠着多年的作战经验,贺龙指挥120师先后在曹家庄、大曹村、邢家庄、黑马张庄与敌人战斗,短时间内连续打了4场胜仗。这在冀中平原上是从未有过的,军心、民心备受鼓舞。”李大光说。日军对此大为震惊,将120师视作威胁,叫嚷“不容坐视,必须立即覆灭其势”。

1939年4月下旬,日军得到情报,称八路军有1000余人在河间一带驻扎,于是想出一招瞒天过海,故意让驻守河间的日军按兵不动,远调沧州的吉田大队秘密前往河间“扫荡”。吉田大队是华北地区侵华日军的精锐,参加过南京大屠杀,还因此人人获得一枚勋章,十分骄横。日军自以为得计,殊不知吉田大队刚出沧州,120师侦察员和地下党交通员便得知了详细情况——吉田大队800余人,伪军数十人,随带大车80余辆,满载弹药、给养等去往河间齐会方向。

1939年,贺龙在冀中前线。

这时,驻扎在河间休整待命的正是120师主力。得悉敌情后,贺龙判断,吉田大队对我军情况不明,孤军直入,周围的支援力量不多,而120师在附近有7个团的兵力。他当即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反包围的歼灭战。

4月22日晚,一切战前部署完毕。有人问:原定晚上召开的庆祝120师在冀中大汇合的联欢会还开不开?贺龙说:“照常开!”

联欢会上,歌声此起彼落,气氛非常热烈。贺龙在大会上讲了话,正说着,侦察员来报告,吉田大队今晚已宿营三十里铺。他当即把联欢会变成了动员大会:

“日本鬼子从河间出发,已经到了西面的三十里铺,明天可能向齐会方向来,给我们送礼来了!”

“冀中部队打了很多仗,开辟了这块根据地,这么好的根据地,不能叫鬼子弄垮。我们到这个地方来,就是协助这里的抗日武装打鬼子的,敌人来了就要打,来多少消灭多少!”

战士们听完贺龙的讲话,士气愈发高涨。

中了毒气

齐会是一个较大的村庄,当年有400多户人家。村里有一条南北大街,两旁是房屋和小巷。村南有一座小石桥,离老槐树不远,桥下是一片大坑。“日本鬼子要想进村,必须经过小石桥。”齐会村党总支书记时满长向《环球人物》记者介绍,这座小石桥如今已不复存在,但附近建起了一座齐会战斗纪念碑。

齐会村当年有座小石桥。

齐会村的地形利于固守。那时驻扎在此的120师716团3营,接到的任务是依托村庄有利地形,拖住并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争取时间,为我军主力围歼敌人创造条件。战前,3营在村里修筑工事,在房屋外墙上挖出洞眼以便射击,并把各家各户的房屋内部打通,将一栋栋民房连接成堡垒。

4月23日早上,吉田大队果然对齐会村发起攻击,将3营包围在村内。3营利用村沿有利地形防御,层层阻击,尔后依托村中房屋与敌进行“村落巷战”,最后退守村东,与敌展开拉锯战。

“战斗发生时,我父亲在村里,家就在八路军固守的村东头。”现年76岁的齐会村村民孙贞虎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父亲生前给他讲过当时的情景。“父亲那时只有十四五岁,还是个小孩。战前,他偷偷溜出门,看见八路军都光着膀子,枪杵了一溜。一些战士没有枪,拿着的是铡草用的铡刀片。后来听说,一位排长用铡刀片砍死了3个日本兵。那天,我父亲一宿没睡,听见外面战斗的声音,像刮风一样呜呜的。”

日军进攻受挫,气急败坏,于是焚烧民房。八路军715团7连自齐会村东南突进村内,加强716团3营的战斗力量。此时,敌军也分多路向齐会增援,但均受到八路军有效阻击:任丘之敌300余人,被120师独2旅5团击退;吕公堡之敌被我游击队钳制不敢外出;大城之敌200余人,被120师独1旅1团和三分区部队阻击。吉田大队孤立无援,竟丧心病狂地开始施放毒气。我军战士用大蒜、湿毛巾等土办法进行自我防护,坚持与敌奋战。

120师的指挥部在大朱村,距离前线只有4公里。日军施放毒气时,贺龙正在前沿指挥战斗,也中了毒,瞬时感到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医务人员赶来救治,让他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但贺龙摆了摆手,休息片刻,戴着湿口罩又起身观察战斗情况,指挥到战斗结束。这是贺龙革命生涯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战场负伤。

1939年,面对日军的毒气攻击,120师所属部队坚持与日军作战。

贺龙常讲,在战场上,指挥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部队带来很大的影响。“只要你负责指挥的人一挺、一硬,士兵作起战来勇敢得很。”这也难怪,在齐会战斗期间,他还抽空在师指挥部组织了一场篮球赛。“前线不比后方,你不抓空子,哪里有时间(打球)呀!”他在球场边坐了下来,一边看球,一边指导篮球队队员的动作和战术。听着时而传来的炮弹爆炸声,大家难免紧张。贺龙让大家安心打球:“没关系嘛!打嘛!等天一黑我们就去收拾那伙小鬼子。”李大光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从容、镇静,亲临一线指挥,而且坚持到底,决胜千里,这就是贺龙的风格。”

23日晚,在夜色的掩护下,716团1营、2营从敌侧后方,716团3营和715团7连由村中,同时向吉田大队发起进攻,对敌形成内外夹击。吉田大队死伤惨重,战至24日拂晓,向南逃窜。对此,贺龙早有准备。吉田大队南逃至马村时,被715团1营迎头痛击,遂仓皇东逃。24日上午9时许,715团大部追击敌军至找子营村。吉田大队以一部兵力作掩护,主力逃往南留路村,却不料独1旅3团早已抢占该村,堵住其东逃之路。

在我军的猛攻下,吉田大队突围无果,被围困于找子营村和南留路村之间的张家坟地。

因我军装备落后、日军装备精良,白天进攻容易遭受伤亡,120师制定了“白天围困,夜晚总攻”的计划。至25日黄昏,我军发起总攻前半小时,突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吉田大队极少数残兵趁机夺路而逃。

3天的激战结束了。这一仗,120师共歼灭日军700余人,俘7人,缴获山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枪200余支。自此,120师在冀中威名远扬。

白求恩“和你们一起战斗”

离齐会村不远的屯庄村内,坐落着白求恩手术室旧址纪念馆。白求恩是来自加拿大的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39年,他带着医疗队,随120师转战冀中。听说吉田大队即将来袭,白求恩便来找贺龙要任务。贺龙说:“你的医疗队和师部在一起好吗?”白求恩说:“还是再靠前一点吧……战士们需要我们和他们在一起。”

白求恩(左)与贺龙(中)是老相识。图为两人1938年在山西岚县与另一名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加拿大医生布朗合影。

贺龙对白求恩十分钦佩,同意了他的要求,派人通知部队,“告诉战士们,白求恩大夫就在你们身旁,和你们一起战斗!”

战地手术室最终设在屯庄村的真武庙内,距齐会仅有3.5公里,院内几间平房被用作消毒室和观察室。齐会战斗打响后的约69小时里,白求恩为115名八路军伤员进行了手术,为前线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医疗保障。至今,这些故事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齐会战斗的胜利,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支持。当地村民帮八路军修筑工事、送水送饭、运送伤员,不遗余力。河间退休老干部孙正开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齐会村当时有个老太太,战斗打响后趴在墙头观战,儿子往下拽她,她说:“你别拽,我就在这儿看,看这些日本鬼子是怎么被咱八路军打死的!”儿子怕她被误伤,还是将她拽了下来。她没闲着,烧开水、弄干粮,给八路军战士送吃食。有个战士受了重伤,老太太把他弄回家。虚弱的战士打着手势说:“我饿……”她慌忙拿了个饼子出来给战士吃,结果战士咬了两口,就牺牲了。“后来,许多老人把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拿出来,安葬这些牺牲的战士,保证让战士的遗体尽可能完整,干干净净地走。现在说起来我还心里发酸。”孙正开说。

“自从打了这一仗,齐会村参军的人就多了。”时满长说,“原来大家都怕见到日本鬼子,但八路军将日军精锐部队700多人歼灭在这儿,打破了鬼子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咱们老百姓抗日的信心。”战后3天内,有400多名河间青年加入120师。

八路军120师到达河北河间、肃宁,群众举着“欢迎八路军”的条幅迎接。

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称,“河间一役,我贺师英勇杀敌,战况剧烈空前,我方斩获极众,获得极大胜利”,并称赞贺龙是“抗日最前线的先进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贺电称,“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李大光认为,齐会战斗使我军取得了平原游击战中打歼灭战的实战经验,是平原歼灭战之典范。

贺龙在冀中领导120师完成了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协助冀中抗日武装、进一步扩大八路军三大任务,进行大小战斗116次,消灭敌军4900余人。时至今日,当地百姓仍传诵着:“八路军是神兵,贺龙是‘活龙’。”

(感谢河间市委宣传部对本篇报道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